“传送带接头磨损、吊物未做有效固定、高处作业区域存在交叉作业且有高空抛物行为……”近日,在昆明安宁市的机械制造企业工伤预防培训现场,一名企业安全生产分管负责人正结合专家讲师传授的隐患识别原则,逐一排查投影画面上的风险隐患,并针对性指出了可能造成的伤害类型。
这样“现学现用”的技能实操,正是近期开展的昆明市工伤预防能力提升培训工程的日常。为了提升企业职工的工伤预防意识和能力,有效防范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自4月8日起,昆明市人社局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机械制造行业工伤预防培训,通过分岗位、专业化的培训,全方位提升各企业重点岗位人员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一线职工防护能力,为机械制造行业安全生产、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防线。
针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链条长、岗位风险差异大的特点,昆明市人社局联合市应急管理局,以“分岗施教、精准赋能”为核心理念,组织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分管负责人、专职管理人员、班组长等分岗位、分批次实施培训,并量身定制差异化课程。
当前已面向企业的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分管负责人和班组长分批次开展8场培训,共组织448名关键岗位人员参训。其中,针对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分管负责人,培训重点围绕政策法规解读、安全管理体系构建、风险分级管控等核心内容展开;而面向班组长群体,则以隐患排查、应急处置、个体防护设备实操为核心。通过分层分类施教,既强化了管理者的系统化思维,又提升了基层人员的实战能力。
培训工程突破传统说教模式,创新采用“理论筑基+技能实训”双模块教学。在理论课程中,工伤预防专家结合《机械制造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指南》等规范,通过事故案例复盘、风险图谱解析等教学手段,系统讲授双重预防机制、机械伤害预防、职业健康监护等专业知识。
实践环节则侧重应急救援技能、应急预案的设计和运用,在专家讲师的演示和指导下,大家纷纷上台练习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止血包扎、防护用品的规范使用等实用技能,并通过小组练习,在预设的事故场景中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某企业的负责人在参与实操练习后表示:“这种‘真设备、真操作’的培训模式,让我们能够在实操中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针对性查缺补漏,不断提升实践运用能力。”
本轮培训是落实国家和省市工伤预防五年行动计划的重要举措。下一步将持续扩大培训覆盖面,推动实现关键岗位人群全覆盖的工作目标,切实将培训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安全生产力,护航机械制造行业安全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