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锅炉、大型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能否安全运行,与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最高人民检察院4月18日发布了10件特种设备安全生产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涉及多种类型的特种设备,涵盖生产、经营、使用、检验检测等不同环节。
在这些典型案例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安全问题被解决。
电梯年检不及时,维护保养走过场,紧急报警装置成摆设……在安徽省砀山县的部分老旧住宅小区,由于电梯使用单位主体责任落实不力,负有维护保养义务的单位工作不规范,致使电梯长期“带病运行”,故障频发。
砀山县人民检察院发现这一情况后,以行政公益诉讼立案,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向砀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制发检察建议。随后,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完成了排查整改要求。
叉车是货物装卸使用的常见特种设备。哈尔滨市道外区部分金属加工厂、物流站等存在叉车未经依法登记、未经检验即投入使用和部分叉车操作人员违规上岗等问题,酿成多起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道外区人民检察院收到“益心为公”志愿者提供的线索后,通过大数据排查相关问题隐患并依法立案。在检察机关的督促下,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全面认识自身职责,及时履职整改。哈尔滨市检察机关以点带面,在全市开展专项监督,排查整治违规叉车6000余台。
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中,还体现了检察机关在破解老旧小区电梯加装安全监管漏洞、督促整治乡村浴室锅炉安全隐患等方面进行的探索。
据统计,2023年1月至今年3月,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办理特种设备安全领域公益诉讼2174件,提起诉讼7件。
最高检公益诉讼检察厅厅长徐向春表示,下一步将聚焦重点领域,加大办案力度,密切关注电梯、大型游乐设施、起重机械、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的安全隐患,精准规范办案。还将加强与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沟通协作,形成公益保护合力,通过个案办理挖掘出该领域普遍存在的治理短板漏洞,推动完善相关行业、区域治理制度机制。(记者刘硕、朱高祥)
最高检网站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