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雕刻的过程中,我一直有一个习惯,就是我即是它。如果我雕花,那个花是怎么绽放,是怎么舒展,那我就怎么雕。我觉得这么雕刻出来的东西它才有灵魂,才有生命。”在北京北顶娘娘庙举办的沉香艺术展上,郑尧锦正在和前来参观的朋友分享创作心得。
身为安徽省沉香博物馆馆长、徽州三雕非遗传承人,郑尧锦用他的雕刻刀和沉香,正讲述着一个关于传承与创新的故事。
图为安徽省沉香博物馆馆长、徽州三雕非遗传承人郑尧锦
从传统雕刻到沉香艺术的跨越
70年代生于徽州的郑尧锦,自幼学习徽州三雕(木雕、竹雕、砖雕)。徽州雕刻以精细繁复著称,常用于建筑装饰和家具制作,具有严格的制式规范。
2000年开始,郑尧锦开始接触沉香并进行沉香雕刻创作;2008年,郑尧锦被评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州木雕代表性传承人;2011年,又获得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19年评定为安徽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州沉香雕刻代表性传承人。
与传统雕刻不同,沉香雕刻没有固定模式,每一块沉香都因其独特的结香方式而形成不同的形状和纹理。面对形态各异的沉香原料,郑尧锦独创“顶边”“留皮”“顺丝”三大技法:“顶边”减少原料损耗,“留皮”保留皮层独特美感,“顺丝”使艺术品更加坚固。他从沉香的形态、机理、结构等细微处入手,探求每一个细节可能塑造的艺术语言。其代表作《枯兰复花》将越南红土沉香与昌化田白结合,展现了兰花的高雅与坚韧。
郑尧锦常花费数年构思一件作品,认为每块沉香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命题。这种挑战性促使他不断探索新的艺术语言。
图为正在展出的沉香原料
创立沉香博物馆,传承文化的使命
2015年,在安徽省文旅厅的支持下,郑尧锦创立了安徽省沉香博物馆。博物馆内设有多个展区,从沉香的原材料、历史文化到雕刻艺术和药用价值,全方位展示了沉香的魅力。
为了让更多人接触沉香文化,郑尧锦还设立了文化体验区和研学基地,免费举办香道培训和品香活动。他说:“很多人觉得沉香高不可攀,而我则希望打破沉香与普通人的距离感,让大家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温度。”
在郑尧锦的工作室里,堆放着许多多年未动的沉香原料,这不仅是他“惜刀如金”的体现,也是他多年寻香经历的见证。“买沉香不涉险是买不到的”,这是郑尧锦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曾经多次亲赴三大香系产区,深入雨林,甄别真伪,只为寻找那些最珍贵的沉香原料。
如今,安徽省沉香博物馆已走过十年历程,馆藏沉香原料、沉香艺术品和古代香具等600多件珍品,每一件都凝聚着郑尧锦的心血与智慧。作为非遗传承人,他不仅记录传统,更致力于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他说:“传承不是纹丝不变,而是要让年轻人觉得这是真的好,真的喜欢。”
守护本真,传承匠心,让沉香艺术历久弥新
郑尧锦与沉香的关系纯粹而深沉,他的坚守,恰似受保护的野生沉香——弥足珍贵,亦历久弥新。他用一生的时间和精力,守护着沉香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让其在现代社会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他的故事,不仅是对沉香艺术的传承,更是对工匠精神的最好诠释。
链接:北京北顶娘娘庙沉香艺术展
2025年4月27日,“万象朝阳 香约北顶”沉香文化艺术展在北京民俗博物馆分馆北顶娘娘庙开幕。本次展览由北京民俗博物馆与安徽省沉香博物馆联合主办,旨在将沉香文化的雅致韵味与北顶娘娘庙的历史底蕴相结合,打造一场集文化、艺术、体验于一体的盛宴。本次展览展出了郑尧锦一系列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以及名贵的沉香香材和承载历史记忆的香具文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