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0月12日电 2023上海劳力士网球大师赛激战正酣,作为杭州亚运会网球裁判组长的杨勇,在前不久亚运网球赛事结束后,马不停蹄出现在久事体育场馆旗忠网球中心,正在参与2023上海劳力士大师赛执裁工作。而杨勇的另一身份则是橙狮体育(原阿里体育)商业化及体育赛事运营负责人。近日,杨勇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了科技发展为亚运会带来的变化,中国网球发展和裁判工作的进步,以及在全民健身领域推广方面的心得。
亚运软硬件设施升级彰显科技感
现任国际金牌裁判组长杨勇,从事体育行业27年,曾多次参与澳网,温网,美网的值裁,担任过中网和上海大师赛、广州亚运会的裁判组长。杭州亚运会担任网球项目裁判组长。
作为中国网球裁判的一员老兵,执裁经验丰富的杨勇,绝对算得上一位“老亚运”了。他总共参加过4届亚运会的裁判工作——釜山、多哈、广州和杭州亚运会。
虽然具体的工作有所不同,但亲眼见证、亲身经历亚运会发展和中国网球的进步。
杨勇介绍,今年的杭州亚运会来说相较于以往的几届尤其是在中国本土进行的大赛,最大的感受是杭州亚运会网球赛事出色的硬件设施、热情的现场观众。
“不管是釜山、多哈还是广州,网球赛事的场馆硬件设施,和杭州的‘小莲花有一定的差距,这次中心场地有可以开合的顶,完全具备举办国际最高水平的网球赛事的条件。”杨勇表示,自己也对杭州、浙江观众的热情感到吃惊,“之前三届亚运会,网球开始阶段的观众,其实并不多。但在杭州完全不一样,尤其是中国队的比赛,从第一天开始就有很多的观众。”
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在数字人点火仪式。这次点火仪式以其独特的创意和极致的科技感,让人们对本届亚运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此杨勇有着很深的感触,“这届亚运会科技感很强,首先就是硬件条件的变化。之前的比赛场馆大多比较老旧,但看看杭州亚运会的场馆,绝对是世界级的。再有,就是判罚技术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杭州亚运会采用了鹰眼技术,这在很大程度上帮助裁判员做出最正确的判罚,减少了争议。”
事实上,鹰眼技术从裁判员的角度看,也有着认知上的变化。开始,裁判员会觉得有压力,毕竟判罚的准确与否,现场的观众、球员都会看到。但在比分胶着、关键球、赛点等等这些节点上,如果有鹰眼的辅助,裁判员会感到压力减轻不少。杨勇表示。
本次亚运会服务保障得到了一致的好评,并在亚运村首次安排技术官员村。“亚运会期间餐厅开放时间长,不管几点结束工作都能吃到热餐,另外村里服务设施齐全,感觉很放松。”杨勇说。
裁判水平跟中国网球提升密切相关
随着张之臻夺得男单金牌,又在上海大师赛中打入十六强,中国男子网球这一两年的进步有目共睹,那中国网球裁判现在在世界上大致属于什么样的一个水平呢?
据悉,职业网球裁判有三个体系——主裁、裁判长和裁判组长,职业裁判由国际网联认证,国际网联、WTA和ATP三个组织共同使用。裁判组长分为白牌、银牌、金牌三个等级,目前中国有金牌主裁判1人,金牌裁判长1人,金牌裁判组长3人,银牌裁判长3人。
“杭州亚运会,我算是所有裁判员的‘大管家’,运动员有问题会找裁判长,裁判员的吃住行、临场执裁的各种安排,也都由我这个裁判组长来负责。”据他介绍,网球裁判员有着非常严格的等级和职能划分,共分监督、裁判长、裁判组长、主裁以及司线5种身份。其中,裁判长、裁判组长、主裁又有更详细的等级评定,杨勇目前是中国为数不多的拥有“双重身份”的裁判:金牌裁判组长和铜牌主裁。
“每个等级都有详细的晋升规则,简单来讲,主裁、司线属于业务职能,裁判组长、裁判长和监督属于管理职能,但我为了保持铜牌主裁的身份,每年还是要按照规定,去执裁大概四十多场网球比赛。”杨勇说。
从2002年上海大师杯赛开始任职司线,杨勇见证着职业网球赛事在中国呈几何级数的增长,见证中国裁判队伍在赛事锤炼中的成熟与壮大。
“借助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中国网协培养了一批国际级的裁判。”杨勇认为,随着中国球员水平的不断提高,世界级的赛事在国内落地举办造就了一大批高水平的国际级裁判和高质量的司线员出现。“目前中国的裁判员水平在亚洲首屈一指,也和中国球员在亚洲的水平相匹配。”
基础设施+赛事推动全民健身发展
除了担任国际大赛网球项目的裁判,杨勇的主业是一名体育产业从业者,供职于橙狮体育(原阿里体育),侧重于国内青少年体育赛事运营。“我从上海体育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体育赛事的工作,涉及的项目也比较多,包括马拉松赛事的运营,网球裁判是我的一个业余爱好,但公司一直很支持,我目前负责的业务是体育赛事运营,尤其是在橙狮体育运营的场馆中举办各种群体参与的体育赛事。”
从2018年加入橙狮体育,杨勇先后负责杭州马拉松、乐动力青少年系列赛事,曾主导橙狮体育旗下乐动力青少年城市冠军赛纳入中网协青少年积分排名,其中分站赛级别为C200,总决赛级别为C400,面向10-14岁青少年开展。
每届体育大赛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用竞技体育来引领全民健身,如何用好这样的多元身份来为全民健身的发展做些不一样的事情,对此杨勇表示,“总体来说,赛事对于一个体育项目的引领是毋庸置疑的,精彩的比赛能吸引大众的关注并进一步参与运动。作为一个致力于体育产业的互联网人,我更感到要用数字化的工具和方法去放大赛事的效应,除了提高赛事运营的效率和质量,还要提升体育爱好者的参与体验,更重要的还要引导运动人群产生更多的体育消费,用数字化能力去搭建一个完整的体育服务的平台和产业链。其实橙狮体育目前聚焦的场馆运营业务就是基于这样的逻辑,先搭建基础设施,再通过赛事提升大家的运动热情,为想运动的人能方便的找到各种体育服务,来推动全民健身的发展。”
据悉,包括“大莲花”“小莲花”在内,杭州亚运会不少体育场馆的后续运营,都由橙狮体育负责。在全国,类似实行智能化运营的体育场馆,更达到了51家。作为一名资深网球裁判,杨勇“胳膊肘往里拐”,尤其注重推广网球、匹克球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推广发展。
杨勇带动发起的乐动力TPP研习社是专注于推动网球,板式网球和匹克球项目发展的交流性平台,通过提供专业且多元化的培训课程,以协助学员们提升专业技能,了解市场发展趋势,扩大职业人脉和机会。
目前乐动力TPP研习社已与WPTF(世界匹克球教学联盟)达成合作,并在上海、南京、杭州、重庆等地开启首批匹克球教练员认证课程。杨勇作为讲师参与到匹克球教练员培训课程中,他通过融合自身过往的在网球和匹克球运动上的执裁和教学经历,向学员们全面的介绍和分析匹克球的发展历史以及现阶段的各项规则和训练教学体系,并且鼓励学员们进行教学创新,从而去探究匹克球教学的更多潜在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