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咸宁市“当好支点建设生力军, 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绿色发展重要增长极”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进行到第十九场。这场新闻发布会是咸宁市高新区专场。不同以往的是,发布会主角除了一位党政主官外,其余5位全是当地的民企高管。
“今年预算科技支出2.76亿元,较上年增长31%。实施产业集群重点研发三年行动,拿出1500万元支持企业技术攻关。推动大健康制造业创建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推进绿色双创园、智能制造产业园创建国家级孵化器。”咸宁市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金山简要介绍情况后,便进入提问环节。来自元气森林(湖北)饮料有限公司、湖北三赢兴智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咸宁海威复合材料制品有限公司、立邦涂料(湖北)有限公司、湖北穿石智能电器有限公司等5家民营企业高管依次回答记者提问。
上述5家企业在当地很有代表性,涵盖食品饮料、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主导产业领域。记者注意到,与此前发布会不同,5位民企高管作为本次发布会发布人,介绍和回答记者提问时,紧紧围绕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这一主题,畅谈畅谈支点建设企业新作为。他们说出的语言,更加简洁平实,讲出的举措更加务实明确,充分展现了民企的科创热情和发展信心,令人耳目一新。
全省“新春第一会”吹响新时代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冲锋号,咸宁立足资源禀赋优势,确立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绿色发展重要增长极的目标定位。民营企业在湖北省“支点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咸宁政府新闻发布史上,让民营企业家当主角、站‘C位’,多人集中坐上发布席发布的,这还是首次。”咸宁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他们还将进一步创新新闻发布形式,将发布会现场搬到企业、社区、学校等基层一线,直接面向广大企业和群众进行信息发布。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夏中华摄)
元气森林(湖北)饮料有限公司于2021年5月签约落户咸宁高新区,总投资超10亿元,占地300余亩,从签约到投产仅用时5个月,创造了“咸宁速度”。公司核心产品有外星人电解质水、大冰茶、气泡水、自在水、酸奶等,其中2023年升级推出的“可乐味气泡水”,作为无糖健康饮料领域代表产品,上市首月即占据细分市场前列,5条国际领先的无菌碳酸生产线,年产能达8亿元。
(通讯员谭宏宇摄)
“我们将充分依托咸宁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政策优势等资源,在产品研发和产能布局上持续发力,为咸宁打造武汉都市圈绿色发展重要增长极贡献元气力量。”元气森林(湖北)饮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兼厂长刘正毅介绍,企业未来三年发力功能性饮料、植物基饮料等前沿领域,研发投入年均增长将超20%。此外,还将整合上海、天津的研发平台、中试基地,整体搬迁至咸宁。与咸宁高新区合作投资8000万元加快建设健康饮品中试基地,满足元气森林每年超100个新品的中试需求,预计每年在咸发布新品10个以上,推动咸宁工厂实现产值翻倍,助力咸宁构建从研发、生产到品牌输出的完整产业链,加速迈向世界级饮料生产基地。
湖北三赢兴智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现有员工2200余人,拥有手机摄像模组、生物指纹识别模组、智能汽车影像模组、5G人工智能影像模组四大产品线。近两年攻克高端云台相机、全景相机等12项关键技术,新增专利60余项,AI影像模组、视觉感知模组研发水平跃居行业前列,为华为、荣耀、vivo等头部企业提供高附加值产品。
(通讯员谭宏宇摄)
湖北三赢兴智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正介绍,近年,企业依托“853人才工程”绑定核心人才,联合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10所高校建立“教学-实训-就业”人才输送机制,聚焦智能汽车影像、5G人工智能影像模组等新兴赛道,带动咸宁电子信息产业向高端化、集群化发展,助力构建“光芯屏端网”产业生态。
“未来三年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超100名,将‘853人才计划’覆盖率提升至80%。突破车载智能影像、AI视觉感知等20项关键技术,专利总量突破200件,助力咸宁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刘正说,公司将联合上下游产业打造智能影像生态圈,推动咸宁成为华中地区影像技术核心枢纽。
咸宁海威复合材料制品有限公司是咸宁本土的科技创新标杆企业,深耕高端复合材料领域20年,累计研发投入超1.2亿元,拥有专利107项,其中发明专利60项,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等多项荣誉,研发团队中博士、硕士占比近60%,在船舶与海洋工程、汽车制造等领域形成了技术领先优势。
(通讯员谭宏宇摄)
“未来三年计划投入6000万元,突破无人智能装备、汽车复合材料零部件及低空经济领域的高性能大丝束碳纤维应用技术,推动行业技术升级。投资1亿元建设无人智能装备生产基地,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提升防弹装甲智能化生产线等核心工艺,打造绿色智能工厂,并向航空航天复合材料领域拓展”咸宁海威复合材料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余彧介绍,为构建创新生态,企业将联合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海军工程大学等高校共建创新中心、技术中心,攻关特种材料“卡脖子”技术难题,吸引更多高端人才集聚咸宁、服务咸宁。
立邦涂料(湖北)有限公司扎根咸宁高新区十年,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和绿色智造为双引擎,业务涵盖建筑涂料、工业涂料、汽车涂料、船舶涂料及立邦刷新服务等,取得显著成效。
(通讯员谭宏宇摄)
立邦涂料(湖北)公司华中区域总经理程乐明介绍,企业建成立邦中国首家工业4.0智能工厂,集成高端设备和绿色建材技术,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等多项荣誉,近三年累计产值40.9亿元,税收贡献1.84亿元。拥有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项。开发出凯柏至魅V8内墙乳胶漆、至臻全效内墙乳胶漆等蓝天使认证产品,达到全球最严苛环保标准,推动行业低碳转型。
“下一步将从深化智造升级、加速绿色转型、打造创新氛围等三方面发力,推进工业4.0升级,探索AI与物联网技术在生产优化中的应用,研发低碳涂料产品,深化产学研合作及国际标准制,助力咸宁高新区新材料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程乐明说。
湖北穿石智能电器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低碳节水智能清洁领域,集研发、制造、销售于一体的高科技公司。通过持续增加研发投入,公司历时7年成功突破水尘环流清洁技术“卡脖子”难题,在全球申请专利超700项,打破了欧美气尘环流技术的专利壁垒,实现节能节水80%以上、PM2.5排放降低100%。近年,企业推出全球首款模块化洗地机及洗地机器人,产品节能、轻便且健康。首创便携式洗车机,仅需一瓶矿泉水即可完成洗车。
(通讯员谭宏宇摄)
“随着第三代洗地机项目在咸宁量产,订单量是上一代同期的4倍,2025年年产值有望突破1.5亿元。”湖北穿石智能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周杰说,下一步将与华中科技大学、湖北大学联合共建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并在咸宁(武汉)离岸科创园建立智能清洁新产品研发中心和高性能检测实验室,全面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快行业人才集聚,助力产业转型升级。(记者夏中华、通讯员蔡祖峰、程蒙、王美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