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长江干线水上旅游持续火爆。长江海事局采取多项措施,有效应对水上客运高峰,确保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
强化客流研判,科学调度运力。长江海事局加强与沿江地方交通部门沟通协作,走访辖区23家城市游览船公司,建立水上旅游客运高峰保障机制,每日研判分析春运及春节假期客流变化情况,指导做好船舶运力投放和组织调度,稳妥应对客流高峰。
强化安全评估,规范航行秩序。结合水位变化,长江海事局及时开展夜游船通航安全评估,科学确定夜游船航行时间、水域范围,固化船舶掉头、会让水域。长江海事局建立实施夜游船开航、收班日报告机制。
强化风险风控,严查安全隐患。长江海事局提前对43艘城市游览船实施上线前100%安检、100%隐患整改,坚决杜绝“带病”营运。海事局督促航运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一船一策”。
强化监管创新,密切跟踪监控。长江海事局运用智慧海事监管系统、“可视长江”、VTS等信息化手段,对夜游船动态实施监控,重点加强夜间交通组织,规范航行行为,有效降低夜游船与过往船舶碰撞风险。海事局推动辖区涉客船舶100%完成智能监控安装,有效整治当班船员违规使用手机、酒后驾驶等不安全行为,加大重点企业值班监控抽查力度。
强化跟船检查,实施包保蹲点。针对重庆、宜昌、武汉城市夜游火热情况,长江海事局制定实施分级包保、蹲点驻守等机制,并明确工作职责、标准。在重庆、宜昌等省际旅游客船始发地选派42名海事执法人员对42艘、68个航次省际旅游客船开展全时段随船跟航监管。
强化安全预警,严格禁航管控。长江海事局加强与气象部门联合会商,对气象变化情况进行滚动研判,第一时间“点对点”发送安全预警及提醒信息至企业,强化恶劣气况下预警叫应、联动管控和禁限航管理。
强化力量预置,做好应急准备。长江海事局在全线部署1600余名现场执法人员、198艘海巡艇和64架无人机,全天候应急待命;协调370余艘拖轮、工程船、打捞船等应急力量现场驻守、值班备勤,确保突发事件处置快速有效。(王沁沁、李根、周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