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中国农村之医学——我的记述》读书分享会在协和医学院壹号礼堂举办。
《中国农村之医学——我的记述》(中英双语版)
分享会通过记录视频向观众展示了公共卫生学家陈志潜的生平,以及他对我国农村社区保健和公共卫生事业的卓越贡献,并展示了《中国农村之医学——我的记述》(中英双语版)的再译、出版以及新书发布的历程。
据了解,陈志潜是我国基层卫生事业的先驱、农村三级卫生保健体系的创建者,他在河北定县创建的农村三级保健模式对中国的公共卫生、医学教育等均产生了深远影响。1984-1985年,陈志潜先生用英文撰写了“Medicine in Rural China-A Personal Account”,1989年该书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和洛杉矶分校出版发行,在美国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为传承陈志潜先生致力于农村卫生发展的思想、理念和奉献精神,由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以下简称“群公学院”)组织、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共同参与重译的《中国农村之医学——我的记述》(中英双语版)付梓,并于2023年10月29日“陈志潜卫生学术思想研讨会暨诞辰120周年纪念会”上正式发布。
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作读书分享第一讲
作为《中国农村之医学——我的记述》的主译,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围绕陈志潜先生一生的卓越经历,将陈志潜的学术思想总结为四方面的特性,一是人民性:心怀悲悯,投身民生,照护人民生命健康;二是科学性:崇奉科学,教化民众,推行现代医学实践;三是本土性:立足国情,服务乡村,创行中国健康范式;四是系统性:协同各界,汇聚资源,构建农村卫生体系。他鼓励院校全体师生精读此书,从陈志潜先生的记述中感悟、汲取发扬医学卫生健康事业的精神。
2025届群公学院硕士生刘昕在分享中表示,深切体会到为偏远农村地区的人民提供医疗照护的重要性。广大协和学子应该成为陈志潜先生笔下拥有“科学家的头脑和传教士的心灵”的战士,为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社长张凌表示,在出版《中国农村之医学——我的记述》过程中,深刻感受到了陈志潜先生对医学及公共卫生的赤诚和对祖国的爱,这种真诚和热爱是协和医学院的重要精神财富,也是协和校友们不断成长和进步的动力。张凌寄语协和医学院能够涌现出更多像陈志潜先生一样热爱公共卫生、热爱祖国的优秀人才。
活动由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院校机关党委、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主办。今后还会继续召开读书分享会,加强对群医学理念和行动的理解和践行,推动我国群医学及公共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