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永康市水务局的运维人员利用“汛期不过、排查不停”应急响应机制,完成紫微橡胶坝输水管线渗漏隐患的快速抢修。
“当天上午,我在紫微橡胶坝例行巡查中发现,工程抽水水泵运行电流较正常值下降3%。”负责巡查的技术人员表示,电流下降意味着水泵负载减轻,通常判断故障为叶轮及进水口堵塞。
永康市水务局立即启动紧急响应,第一时间中止水泵运行,避免水泵烧坏引发坝体失能。技术人员通过“淤泥清理+盲摸排查”,仅耗时30分钟就锁定了渗漏点。
在抢修队伍抵达现场后,迅速开展多线排查,制定实施“源头清淤+电机速诊+井下探伤+管线扫描+微创修复”五步抢险方案:先针对入水口因春季泥沙堆积导致的流量异常,抢修队伍优先清理淤泥约2立方米,恢复进水通畅;再逐一排查排除电机绕组局部短路、绝缘老化或电源电压不稳定等问题;然后抢修人员深入地下15米深井底,在无可视化设备的条件下,通过手转叶轮确认水泵运转正常,排除主水泵故障可能;抢修人员结合橡胶坝输水管网图纸,对地下管线实施压力测试,详细检查各轴封装置、阀门或管道连接处,最终在管线地下8米深处,发现直径约3厘米的两处锈蚀渗漏点。
抢修队伍负责人表示,发现故障原因后,为避免传统开挖修复对坝体景观及周边生态的破坏,抢修团队选用高强度不锈钢管道修补器进行带压堵漏,通过内外双卡扣结构直接固定渗漏部位,全程无需破拆地面,作业时间压缩至1小时内完成,上游城区蓄水景观得以保全。
“此次抢修是‘智慧水务’监测体系与应急经验结合的典型案例。”永康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市水务局通过建立橡胶坝“电流-流量-压力”多维度监测,将90%以上隐患拦截在萌芽阶段。当前正值汛期,水务部门已对全市4座橡胶坝开展拉网式排查,并储备阻水设施、大功率抽水泵、发电设备、防护装备等各类防汛物资,确保实现“小险立消、大险速控”。(方健生 童跃遥/文 永康市委宣传部/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