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首尔1月17日电(记者赵建通、陆睿)自2012年冬青奥会诞生以来,许多青年运动员曾在这项赛事大放异彩,逐渐成长为世界级冰雪运动巨星。这项赛事被称为冬季奥林匹克运动冠军的“摇篮”,其实也是冬奥会在项目规则方面创新的“实验室”和冬奥会未来发展的“风向标”。
2024年江原道冬青奥会即将开幕,预计将有来自81个国家和地区的约1900名运动员齐聚韩国,在7个大项、15个分项、81个小项上展开激烈比拼。
本届赛事在项目设置上有着诸多新颖亮点。越野滑雪男女混合项目将会取代2020年洛桑冬青奥会时的两个越野滑雪自由技术项目;冬季两项、单人雪车、钢架雪车运动将会展开竞速赛、个人赛以及接力赛的争夺;冰壶赛场将会首次引入混合团体赛和混双赛;雪橇运动将会展开单人雪橇、双人雪橇以及团体接力项目的争夺。另外,北欧两项男女混合项目以及短道速滑1500米个人项目将会首次登上冬青奥会的舞台。
男女混合项目增多,是本届赛事在项目设置上的突出特点。国际奥委会还在其官网上介绍,江原冬青奥会有34个竞赛项目实现了运动员数量的男女平等。
冬青奥会项目的变动,被视为随后几届冬奥会发展的“风向标”。例如,滑雪登山运动曾在2020年洛桑冬青奥会上取得成功,一年后国际奥委会宣布该项目成为2026年米兰-科尔蒂纳丹佩佐冬奥会正式比赛项目。
2023年2月,西班牙加泰罗尼亚举行的2023滑雪登山世锦赛。新华社记者 孙非 摄
事实上,从首届赛事开始,冬青奥会一直在承担冬奥会“实验室”的角色。2012年因斯布鲁克冬青奥会见证了一些新项目的奥林匹克首秀:如女子跳台滑雪、单板滑雪坡面障碍技巧、自由式滑雪U型场地技巧、速滑集体出发以及冰球技巧挑战赛。冬季两项团体接力、冰壶团体赛等男女混合项目也在此届赛事亮相。
前三届冬青奥会中,双人冰壶、短道速滑、雪橇接力等项目上,选手打破国籍(地区籍)界限混编参赛的形式,被视为增进运动员之间团队精神和友谊的创新之举。不过,即将开幕的江原道冬青奥会的比赛,并不包括任何混合国籍(地区籍)混编参赛项目,这在冬青奥会历史上还是首次。这是否意味着,混编参赛形式的测试并不成功呢?还有待国际奥委会方面正式的回应解读。
1月17日,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前右)在江原道冬青奥会运动员村与运动员交谈。新华社记者 朱炜 摄
同为国际奥委会旗下面向青少年的赛事,青奥会身上“创新”的烙印或许更为人熟知。三人篮球、攀岩、滑板等新兴潮流运动,先在青奥会通过了测试,随后成为正式奥运项目。在2020年洛桑冬青奥会开幕前,国际奥委会执委会会议决定将武术列为第四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对此,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表示:“包括武术和五人制棒球在内的7个项目进入2026年达喀尔青奥会,这很好地证明了青奥会是新增项目的‘实验室’。”
国际奥委会改革路线图《奥林匹克2020议程》的40条建议中,有一条就是“审视青奥会定位”。经过近几届青奥会和冬青奥会的探索和实践,国际奥委会重新赋予青年人的奥林匹克三大定位:高水平的青少年体育竞技场,体育与教育、文化相结合的节日大舞台,奥林匹克运动的创新试验场。
一场“年轻风暴”即将在韩国江原道掀起,这是一次充满激情的欢乐之旅,也将为未来冬季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埋下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