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搭子”兼“导师” AI让阅读之旅更多彩
新华社沈阳4月22日电(记者王莹)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朝花夕拾》等书籍对初中生来说晦涩难懂,怎么办?AI智能体来帮忙,它可架起一座孩子们与鲁迅书籍之间沟通的桥梁,成为孩子们的“学习搭子”。浑南九中近年来积极探索“AI伴读”阅读范式,用AI为学生开辟出一条兼顾效率与深度的阅读新航道。
“学校鼓励我们阅读四大名著,我借助AI推送重点章节精读,比如孙悟空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等,它可以用很有趣的方式分析情节、重点,进而再拓展阅读,使我顺利读完了整本书。”八年二班学生唐悦淘说。
沈阳市浑南区第九初级中学学生利用AI阅读《西游记》。新华社记者 王莹 摄
“在九中,AI既是孩子的‘学习搭子’,也是‘隐形导师’。读厚厚的名著时,它能像导航仪一样,快速带学生抓住重点;当孩子对书里的话有疑问,它又能变成‘提问高手’,带着他们一层层向文字深处探究。”浑南九中校长郑君说。
AI还能打破平面化阅读,构建沉浸式审美空间,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文境之中。“雎鸠是什么鸟?是否还存在于现实之中?”八年一班学生温恒月说,在学习《诗经》时,自己可以借助AI描摹“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画面。品读时,AI会推送不同风格的音乐,当伴随着平和深沉的古琴曲吟诵那一刻,数千年前人们的爱情、劳动等模拟场景就呈现在眼前。
沈阳市浑南区第九初级中学教师指导学生使用AI学习《诗经》。新华社记者 王莹 摄
“‘AI’伴读看似简单,背后还需要教师做大量细致工作。比如要引导学生读的名著,教师首先必须要读透,课堂上无论是教学的设计,还是智能体的创建,老师都要反复琢磨,才能让孩子们借助AI读得懂、读得透、读得完。”郑君说,在教师的指导下,在AI的助力下,让孩子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让每个孩子带着对阅读的热爱,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