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4月3日电(刘帅)当下,数字技术飞速发展,以科学技术为媒介,文化产业正在完成新时代新机遇下的文化自我认知的重新塑造。AI人物构建,虚拟现实场景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文化和科技的碰撞为传统文化带来多元“焕新”方式,助力传统价值与现代表达实现完美的有机结合。
中数链(上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CEO张睿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文化科技不仅能够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还能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在当前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加强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不仅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之一,也是增强文化软实力、提升文化自信的重要助力。
中数链(上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CEO张睿接受新华网采访。新华网 陈延特摄
强化文化自信,推动文化数字新浪潮
张睿认为“文化自信”强调了中国文化的深厚根基和独特价值,关键在于将中国故事以创新和包容的方式呈现给世界,同时确保文化产品既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也具备经济价值,能让更多人能够接触和享受到高质量的文化成果。
在文化数字化领域,如数字艺术、在线文化教育和虚拟现实体验等都是未来发展的重点。张睿表示,通过利用AI和VR技术来复原和传播中国历史文化,通过在线平台普及传统文化教育,同时开发更多互动性强、教育性质的文化产品和应用,以此提升文化产品的吸引力和教育价值。
科技创新在高质量发展中担当着重要角色,张睿表示企业应当从三个方面推动科技创新:
内部创新文化培养。企业应构建一个鼓励创新的文化环境,为员工提供自由探索及容错的空间,充分激发创新活力。
跨界合作与开放创新。企业应通过与高校、研究机构及其他行业的合作,发挥各自所长,实现资源共享,技术互补,加速创新成果的产业化。
持续投资研发。企业应增加对研发的投资,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关键技术领域,以确保技术先进性和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中数链(上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CEO张睿接受新华网采访。新华网 陈延特摄
立足科技链接,拓展文化融合广度
文化是软实力,科技是硬道理。随着文化与科技融合日益广泛和深入,我国“文化+科技”产业发展迈入了重要机遇期。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中数链致力于加强文化内容的数字化创新和数字化传播。张睿介绍,目前中数链具体目标包括利用AI、大数据等技术提升文化产品的创作质量和用户体验,具体案例包括两个大型的元宇宙项目,即全球最大的影视动漫展China Joy的线上元宇宙版本MetaCJ和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的元宇宙版本Metafilm。
同时开拓数字文创产品新的传播方式,在传统数字文创以虚带实的基础上,与地铁、高铁合作,开创了主流城市地铁引流周末溢出人群,带动周边旅游城市消费的先河。
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产生的“化学反应”,不仅带来文化领域的新变化,也为社会生活提供了新气象;不仅带来观念的碰撞和激荡,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维护行业秩序,守卫数字文化安全
回顾2023年,数字技术快速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技术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让内容创作、版权保护、文化传播等方面更加高效、透明。例如,利用AI技术,能够创造出更符合用户、更适应市场的个性化内容,区块链技术则在确保版权信息透明、不易篡改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些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新挑战,特别是在数据安全、隐私保护、数字鸿沟等方面。随着数字经济的深入发展,如何去保护用户数据、防止信息泄露成为了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张睿表示。
作为文化数字化行业的从业者,张睿建议加强跨行业合作,共同制定行业标准,加强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的保护。她介绍,在用户数据安全方面,中数链提供DID元宇宙数字身份认证服务,成为官方授权共建的全国“元宇宙数字身份认证”平台。该平台可为全国各类数字版权、虚拟人、元宇宙数字资产提供权威、可信、安全、便捷的网络身份认证和数字身份认证服务,在相关部门指导下打造具有权威性、规模化、影响力、领导力的虚拟世界身份认证数字服务与安全账户体系。
此外,作为文化数字领域的一员,张睿呼吁行业内人士共同努力,通过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促进数字技术的普及和教育,缩小数字鸿沟,推动数字经济的红利惠及到更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