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县治,则天下安。工业强,则县域经济强。眼下,这两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准则,正以生动的产业发展叙事,投射于浙北小城——长兴。
2022年,长兴的地区生产总值和增速、财政总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上工业增加值总量和增速等几项重要指标,均列湖州第一;与此同时,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缩小至1.59……如此之多的“湖州第一”叠加“富美长兴”的双重效应,彼时不少人觉得,长兴夺取2023年颁发的首个“浙江制造天工鼎”势在必行。
但那一年,长兴落榜了。折戟归来的长兴将这场“夺鼎”大赛中存在的弱项和短板,如同“错题集”般一一梳理。2024年,长兴政府报告极为鲜明地提出:以夺取“浙江制造天工鼎”为目标,推动“1+4”新兴产业集群产值超千亿。
夺取,推动,争创。犀利的字眼如同一场宣誓,宣告长兴定还要“力夺天工”。坚信事在人为,方不惧事与愿违,时隔一年有余,长兴如愿。
以转型“筑基”,走出产业发展“新路径”
2023年,浙江省政府正式启动实施“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印发《浙江省“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7年)》,入列的产业集群总体上呈现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的趋势特征。
彼时的长兴,产业发展虽然在此前几年的全省数字化改革中取得了质的飞跃,但“老底子工业”的印迹仍然厚重,慢慢演变为制约长兴工业经济再上一个台阶的桎梏。
20世纪90时代,长兴是全国最大的铅酸蓄电池生产基地,占据着国内65%的市场份额;但由于粗放式发展带来的污染问题,一度让长兴被扣上环保的“黑帽子”。2005年,湖州坚定不移地选择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制造业转型升级成为全市上下需同题共答的“必答题”。
长兴痛定思痛,毅然关停当地量大面广的高耗能、低产出、高污染的企业,通过“腾鸟换鸟”的方式引入吉利、天能、超威等行业龙头。昔日的“蓄电池之乡”一朝焕颜,朝着“绿色动力之都”前行。
蜕变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虽然双丰收,但对浙江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这一目标而言,长兴能对标对表的产业集群助力,却依旧有限。
“真正让长兴跻身产业高地的转变,是‘1+4+2’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横空出世。”长兴县经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白杨说道。
所谓“1+4+2”现代化产业体系,具体来说是指,以智能汽车为核心,辅以新能源、智能装备、数字产业、生物医药四大新兴产业“四翼齐飞”,推动现代纺织、非金属矿物制品两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经历“从无到有”的过程可以细细谋划,但“从有到优”则需要必要的产业基础为先导。在白杨看来,“长兴谋划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布局看似‘落子’匆匆,其实不然,背后有着扎实的基础和底气。”
以智能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产业为例,随着吉利汽车整车项目、变速器项目以及高端新能源汽车项目的相继落地,当前长兴智能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已汇聚起产业链上下游企业55家,2024年完成产值逾350亿元大关。
将项目“置顶”,跑出经济增长“加速度”
当人们还在惊叹于长兴产业“调转船头”的速度如此“丝滑”的时候,长兴早已悄然布局车规级芯片这一备受瞩目的未来产业。
长兴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芯机联动”优势明显。以吉利为例,吉利燃油车平均每辆需配500颗左右芯片,新能源车则需2000-5000颗不等,若按照全年计,每年仅吉利长兴基地出产的汽车便至少需要4-8亿颗车规级芯片。
对一个县域经济体来说,这样的产业体量和市场机遇,焉能与之失之交臂?
“过去三年来,长兴致力打造车规级芯片产业,不仅创新建立了吉利星睿智算中心,率先占领算力高地,还成功引育‘中国芯”’车规级芯片国产化替代项目也成功落户于此。”白杨介绍道。
产业项目,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和“硬支撑”。去年5月,长兴接力举办车规级芯片产业对接会,将发展的目光更加聚焦至项目招引上,依托吉利形成“一企带一链”效应,剑指打造一条千亿规模的汽车全产业链。此外,长兴还成功创建新能源装备产业集群核心区、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协同区等。
在新能源领域,长兴以动力电池为核心,拓展至新能源汽车、储能装备等领域,形成闭环产业链。
今年3月,湖州德加能源全球首批量产1GWh高比能固态电池项目正式宣布投产。该项目聚焦全温区、长续航、低成本、高安全固态电池,产品广泛用于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动力等诸多领域。随着首条产线投产和首批产品下线,长兴率先在国内形成固态电池产能,为当地新能源产业和科技创新注入了强劲动力。
数据显示,2024年长兴新能源产业完成产值近200亿元,其中储能产业赋能效应明显。以长兴“和平共储”储能电站为例,这个由6层电池模块组成,每层又由96只电芯组成的超级“充电宝”,每年能为长兴提供1.4亿(千瓦时)的调峰电量,为周边企业节省电费1500万元。
目前,如“和平共储”这般落地的储能电站在长兴已有26座,以氢能与新型储能为方向,长兴成功入选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
今年“金鼎”灿灿,相信,梅开二度远非是长兴的终点。(林祥玉 鲍思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