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家庄抱犊寨风景区的山间小径,游客只需轻点手机,无人机便载着热腾腾的餐食飞越山岭送到景区服务点;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的手术室,医生们正在通过“空中快递”来急救药品争分夺秒挽救生命;在石家庄装备制造产业园的广袤空域,无人机环保督查、城市治理等试飞验证为低空经济注入新活力……这些场景的背后,是中国移动河北公司(以下简称“河北移动”)以低空经济服务民生的创新实践。
作为数字经济的“排头兵”,河北移动积极响应国家战略,依托5G-A网络、北斗高精度定位、人工智能等技术,积极构建“空天地一体”服务体系,将无人机配送、医疗救援、城市管理等场景从蓝图变为现实,通过网络技术与应用场景的深度融合,持续拓展民生服务应用场景,让百姓有更多的科技应用“获得感”和便捷生活“幸福感”
景区“空中外卖”上线,科技赋能文旅升级
“以前爬山带一书包装备和口粮,现在无人机送餐到山顶!”4月16日,在石家庄抱犊寨风景区,游客李女士通过景区小程序下单了一份午餐。15分钟后,一架迅蚁TR9S无人机精准降落在观景台,餐食热气腾腾。这是河北移动联合属地政府、河北航投打造的省内首条景区“空中外卖”航线,日均配送量超200单,成为低空经济与文旅融合的标杆案例。
抱犊寨作为国家4A级景区,日均接待游客超5000人,传统配送面临地形复杂、效率低等难题。河北移动通过5G-A网络覆盖和北斗高精度定位,为无人机规划厘米级航线,实时监控飞行状态。“无人机单次载重9公斤,可覆盖景区全域配送,游客体验提升显著。”项目负责人介绍。此外,无人机还承担应急医疗任务,如遇游客突发疾病,外伤包扎套装、速效救心丸等急救药品可在8分钟内送达,为救援争取黄金时间。
未来,这一模式将推广至西柏坡、嶂石岩等省级知名景区。河北移动计划布局覆盖景区至市区、饭店、医院、酒店等十余个场景低空航线,助力河北文旅智慧化转型,让“诗与远方”更便捷、更温暖。
打造“空中生命通道”,争分夺秒护航健康
早晨8时30分,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湘江院区,一台载有手术用血的无人机腾空而起。18分钟后,这份“救命血”跨越14.2公里,安全抵达中山院区手术室。2024年4月25日至2024年12月31日,这台由河北移动与河北航投联合研发的“空中急救员”,已累计飞行750架次,运输血液、检测样本等医疗物资超2.5万公里,成为河北省医疗急救体系的“空中生命通道”。
“血液运输要求恒温控制,无人机配送箱温度误差不超过1℃,比传统车辆快3倍以上。”河北移动系统集成中心低空领域专家表示。在石家庄栾城区,无人机还串联起区人民医院与7家乡镇卫生院,解决基层医疗物资转运难题。“以前送样本要等半天,现在30分钟就能到!”栾城区柳林屯乡卫生院护士感慨道。
技术突破为安全护航。无人机搭载5G-A通感一体控制系统,可实时回传飞行数据,并配备紧急降落伞,保障极端天气下的安全。“一人可同时监控上百架无人机,确保零事故。”中移凌云平台专家介绍说。今年,河北移动计划将持续推动在沧州、邢台、唐山等地多家中心医院落地无人机配送项目,让更多患者享受“空中急救”的加速度。
筑巢引凤,打造华北低空经济“创新引擎”
在石家庄装备制造产业园,一片600平方公里的低空“试验田”正成为全国焦点。2024年,这里获批华北地区最大无人机试飞空域,最高飞行高度4000米,可满足工业级无人机、有人机等多场景试飞需求。“空域下方以山区为主,人口密度低,为试飞提供了天然优势。”产业园管委会副主任郭瑞刚表示。
河北移动深度参与园区建设,通过“5G-A通感一体技术”构建空域监管平台,实时追踪无人机位置、速度等数据,将空域申请时间从数周缩短至1天。同时,联合中航通飞、河北航投等企业,搭建“研发-制造-应用”全产业链,推动无人机在应急救援、物流配送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低空经济要形成生态闭环,离不开技术、政策和产业的协同。”河北移动总经理秦红军强调。
目前,产业园已吸引京津冀地区30余家无人机企业入驻,年产值突破50亿元。未来,河北移动将助力园区申请多地貌、多气候试飞区域,并依托中移凌云平台提供“一站式”试飞服务,推动石家庄栾城华北低空经济示范区成为京津冀产业新高地。
在外旅游能吃上美味外卖,抢救可以快速用上所需药品……更多民生服务正在以“低空姿态”向我们飞来。河北移动将继续发挥信息服务科技创新优势,会同产业链上下游探索更多“低空科技”民生服务新业态。
“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我们将持续深化5G-A、算力网络等新基建布局,为数字河北建设注入新动能。”河北移动总经理秦红军表示。未来,河北移动在全省探索开通更多领域低空航线,拓展超市零售、农林植保、灾害巡检等场景,让无人机成为城市治理、乡村振兴的“智慧帮手”,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插上“科技之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