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8日,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主办的首届“教育数字人大赛”在北京工商大学举办。此次大赛以“协同创变·智联教育·生成未来”为主题,吸引了来自科技企业、高校、中小学校和研究机构、社会组织的91名参赛选手和130余家推荐单位参赛,来自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中国互联网协会和各高校的领导和专家学者两百余人出席大赛,共同探索AI数字人在教育中的应用场景和实践,积极推动以AI赋能教育的创新应用引领教育智能变革。
首届“教育数字人大赛”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发起,旨在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有力推动落实“人工智能+教育”部署,搭建校企学研用多方展示交流平台,深度挖掘优秀教育数字人及其技术解决方案,推进教育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提升教育数字人技术应用水平,促进从“联结为先、内容为本、合作为要”的“3C”走向“集成化、智能化、国际化”的“3I”,共创适用、易用、好用的AI教育技术,推动以智助学、以智助教、以智助管等AI赋能教育的创新应用落地落实。
大赛开幕式上,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常务副会长杨志坚代表主办方致辞。他表示,今年是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第3年,正在从“3C”转向“3I”。年初,教育部启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行动,数字人作为其重要应用形态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希望通过搭建平台推动校企携手共同推进教育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探索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新应用新场景,为积极推动以数字化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加快教育强国建设而共同努力。
北京工商大学党委书记黄先开代表承办方致辞。他表示,在第40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学校承办首届教育数字人大赛具有重要意义。他表示,近年来北工商深入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作为全面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创建“双一流”学科的战略路径,有力推动全方位综合改革,积极探索数智赋能教育教学,推进“人工智能+课程建设”等。此次承办大赛正是聚焦教育数字化转型领域热点问题,鼓励广大师生运用数字技术,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提升教育质量的具体举措。大赛既是参赛选手们展示才华的舞台,也是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希望在共同努力下多方携手共进,为培养更多数智时代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凝聚共识,让创新成为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并预祝大赛圆满成功。
中国互联网协会网络文化与数字传媒工委会主任、中国数字人大赛执行委员会主任武锁宁代表兄弟协会致辞,期待本次大赛优秀作品在9月24日教育数字人技术应用成果分论坛上展示分享。
大赛在精彩的机器人表演中拉开帷幕。此次大赛,共设教育数字人“助学”、“助教”、“助管”、“助评”、“助研”、“助服”六个赛道,来自全国各地的选手齐聚一堂、各显身手。在紧张有序的角逐中,现场选手们以优异表现分别展现出了“教育数字人”的技能应用和创新能力,也展示了赛手推荐单位在教育领域的技术积淀和创新成果。比赛的过程不仅检验了技术的成熟度,也促进了技术与教育需求的有效对接,吸引了许多参赛者、评委和师生现场观摩。
经过评审委员会集体评审,本次大赛评选出一等奖9项,二等奖20项,三等奖27项和激情参与奖若干。比赛中充分展现了“应用为王”的理念,彰显了此次“教育数字人”大赛既是竞技的舞台,更是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大会闭幕式上,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大赛执委会主任黄荣怀作了题为《教育数字人现状与未来》的学术报告,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教育数字人的内涵和应用现状,展望了未来的广阔前景,分析了教育数字人面临的发展挑战,提出了促进健康发展的建议。他表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在数智时代如何认识数字人,利用好人工智能技术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需要深入理解数字教育的新形态,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高等教育融合发展。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多方携手创新,预计将有更多的教育数字人创新应用场景出现,促进有效开展数字化学习和人机协作教学,助力数智时代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要立足时代、勇于创新,主动转变观念、拥抱技术,积极探索、审慎前行。高校要直面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创新,在激烈的国际高等教育竞争中抢占制高点,塑造新优势,实现新突破。
此次大赛不仅是一次教育人工智能技术的集中展示,更为参赛者和观摩者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平台。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参赛,加深了对教育数字人应用潜力的认识,同时也感受到了AI赋能教育的无限魅力。本次大赛不仅提供了竞技和交流研讨的舞台,更展现了教育数字人的实际价值和广阔前景,进一步激发了持续推动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创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