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武汉12月15日电(刘晓丽)科创服务和数字经济是武汉市江岸区两大“成长产业”。这两大产业领域涉及诸多知识产权事务,需大量知识产权保护服务。
近日,新华网联合江岸区委宣传部走进相关企业,围绕知识产权保护如何激发社会创新活力、促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进行了调研。
“黄鹤楼”不一定是武汉的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黄鹤楼,是武汉最知名的名片之一,“武汉的黄鹤楼”似乎已成为一种约定俗成和理所当然。
然而,在知识产权领域却不一定如此。
楚岸公司位于江岸区“创立方产业园”。新华网发
位于江岸区“创立方产业园”的武汉楚岸知识产权科技有限公司,是华中地区专业知识产权从业人数最多和年接案量最大的知识产权服务企业。
在楚岸公司库房里,翻版黄鹤楼造型玩具精致有型,但它的生产地并非武汉,品牌使用方是广东汕头一家知名玩具制造商。
“这家黄鹤楼玩具制造商侵权已持续15年,其他类似侵权产品也比比皆是,涉及衣食住行各个领域。”武汉楚岸知识产权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霞说。
据介绍,武汉市黄鹤楼公园管理处多年前就注册了“黄鹤楼”商标,厂商未经公园管理处授权生产相应标识产品,是一种侵权行为。
去年底,黄鹤楼公园管理处委托楚岸公司,希望制止类似侵权,对黄鹤楼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和回收,同时发掘它的文创和产业价值。
今年底,黄鹤楼公园管理处将正式对外授权,授权开启6个月之后,侵权厂商要么停止销售侵权产品,要么接受授权,成为其销售商。
知识产权维权痛点如何破解?
“科技型、文创类中小企业,受限于财力,大多缺乏主动保护意识,被侵权概率更大。”王霞说,楚岸公司今年新增湖北客户中,中小微企业占比六成。
“从技术鉴定、调查取证、到权利培育再到制止侵权,每一个环节都有其复杂性。”楚岸公司合作伙伴湖北智楚律师事务所主任罗德江说。
罗德江介绍,保护知识产权一般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制止侵权,二是获取侵权赔偿。知识产权维权过程中存在哪些痛点?罗德江说,除保护意识不够导致被侵权时无法维权外,侵权行为具有隐蔽性、侵权数额较难查清也是最主要的痛点。一旦遭遇知识产权被侵权,要积极寻求专业机构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江岸区相关负责人说,破解知识产权维权痛点,一方面是要帮企业打赢维权官司,另一方面要帮企业做好事前预防,筑牢知识产权基础。
孵育市场化主体,为辖区企业提供丰富的知识产权服务供给,是江岸区努力的方向。
王霞说,受疫情影响,楚岸公司曾经历极为艰难的时期。幸而,江岸区相关部门帮助联系新的办公场所,主动延长免租期,还通过各种渠道为其提供推介自身和与有需求企业互动交流的机会。
如今,楚岸公司顺利走出低谷,近3年来,承办著作权维权案件2万多件、商标侵权案件2600余件、外观设计专利案件420件、实用新型专利67件。今年上半年,公司接案量更是出现井喷。
多方力量构筑知识产权服务合力
江岸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回应创新企业发展所需,江岸区检察院知识产权检察部成立了专业化办案团队“知岸检行”,推出了特邀检察官助理机制、技术调查官机制、赔偿保证金提存机制和区域性协同保护工作机制等创新机制,“点对点”“面对面”为企业提供套餐式知识产权保护服务。
为推进知识产权服务窗口前置、知识产权保护关口前移、知识产权资源平台下沉,江岸区市场监管局在辖区16个市场监管所挂牌成立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江岸区目前已成立省、市、区三级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20余家,今年以来为辖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上门指导、咨询答疑、宣传培训、维权援助等服务200余件次。
今年6月,江岸区还设立了“武汉市江岸区三阳知识产权纠纷调解中心”,旨在打造面向知识产权领域的专业化调解中心,通过推进纠纷调解进园区、进企业,以便捷、高效、低成本的调解方式助力诉源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可实现矛盾纠纷的源头化解和合理分流。
据了解,2023年,江岸区技术合同成交额53亿元、科技成果转化签约项目36个,签约金额7396万元。新引进数字经济企业47家,数字AI产业基地等5亿元以上数字经济重点项目15个。
“做优知识产权‘软环境’,激发社会创新活力,让创新型企业轻装上阵,是我们将持续推进的重点工作。”江岸区相关负责人说。
科创服务产业集聚的岱家山科技创业城内建有知识产权科创小镇。新华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