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贵州茅台镇赤水河畔迎来 贵州茅台2025年 “茅友嘉年华”,这场以“感恩茅台友 共创高品质”为主题的年度盛会,不仅是一场品牌与消费者的双向奔赴,更是中国白酒行业向年轻化、国际化转型的探索之路。通过沉浸式文化体验、跨界音乐盛典与全球茅友的深度互动,贵州茅台展现了传统酒企如何以情感为纽带,在消费升级浪潮中重构品牌价值,书写从 “卖酒” 到 “卖生活方式” 的产业变革新篇章。
用多元场景贴近年轻群体
在吸引年轻消费者方面,茅台选择了“音乐+文化”的跨界模式。当晚的“飞天之夜・黄小西音乐盛典”邀请韩红、张艺兴、胡彦斌等不同风格的音乐人,既有经典歌手献唱,也有年轻艺人带来潮流表演,这种组合试图覆盖更广泛的年龄层。舞台设计融入贵州非遗元素,同时强调环保理念,例如使用低碳材料布置场地,让传统酒文化与现代潮流元素自然结合。
除了线下活动,茅台的数字化布局也在悄然触达年轻用户。“i茅台”平台注册用户已超7700万,年轻人通过线上参与申购、虚拟酒厂游览等活动,逐渐建立对品牌的认知。此外,茅台文旅推出的“小茅”吉祥物、潮玩手办等文创产品,以萌趣形象和收藏属性,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关注。有年轻参与者表示:“在车间体验传统酿酒工艺,晚上听音乐盛宴,这种反差感让我对茅台有了新印象。”
从产品出口到文化交流
活动现场,来自俄罗斯、波兰等国的茅友分享了他们与茅台的故事。有海外消费者提到,在跨国商务场合中,茅台成为传递中国文化的媒介,甚至被称为“理解中国的钥匙”。这种反馈反映出茅台在海外市场的角色正在超越产品本身,逐渐成为文化交流的载体。
茅台的国际化并非单纯依赖产品出口,而是通过场景化体验输出文化内涵。例如,制酒车间的开放式参观、酒文化城的风味主题展,以直观的方式向海外参与者展示“顺天敬人”的酿造哲学。同时,活动中设置的环保公益环节、非遗技艺展示,也让国际观众看到中国企业在社会责任和文化传承方面的实践。
从“卖酒”到“卖生活方式”的场景延伸
此次嘉年华的一大特点是弱化“销售”属性,强化“体验”功能。参与者可以在包装车间亲手系茅台飘带,在制酒车间听工匠讲解工艺,甚至在厂区食堂体验员工餐,这些细节让消费者感受到品牌的开放性和亲切感。正如一位茅友所说:“以前觉得茅台很遥远,现在像是参与了它的‘日常’。”
茅台试图通过这类活动,将品牌融入多元生活场景。例如,音乐节现场设置的露营区、非遗互动区,暗示着茅台不仅是餐桌上的饮品,也可以是休闲聚会、文化体验中的陪伴。这种转变背后,是对消费趋势的洞察——年轻一代更注重产品背后的情感价值和社交属性,而非单纯的功能需求。
以文化自觉书写中国品牌未来
从赤水河畔到全球舞台,茅台以“茅友嘉年华”为支点,构建起传统与现代、商业与文化、本土与世界的对话平台。通过年轻化表达、全球化叙事和生活化场景,茅台不仅守护了千年酿造技艺,更探索出一条“文化生产力”驱动的共生之路。正如活动现场那句标语——“四海一家是茅友”,茅台正以一杯酱香,让世界品味中国文化的深邃与包容,为“中国品牌如何走向未来”写下生动注脚。(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