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网络
生物医学发展到今天,人类攻克了器官移植,战胜了瘟疫天花、霍乱等,即使是癌症也有望攻克,药物、手术、疫苗,推动现代医学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们感谢前人的付出,记录这些人。但是,我们好像忽略一个默默献身,却从不开口的群体——实验动物。
什么是实验动物?
实验动物(laboratory animal)是指经过人工饲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的,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以及其它科学实验的动物,是生命科学研究和发展重要的基础和支撑条件。全球每年用于科研的实验动物高达数亿只,常用的实验动物主要包括小鼠、大鼠、地鼠、豚鼠、兔、犬、猫、猪、羊、猴、鸡、鱼和蟾蜍等。除此之外,还包括一些高科技含量的实验动物,例如经过基因修饰的基因工程动物、模拟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
图源:江苏省科技厅
世界实验动物日
“世界实验动物日(The World Lab Animal Day)”是1979年由英国反活体解剖协会(NAVS)发起、经联合国认可的国际性的动物保护纪念日,定于每年4月24日,前后一周则被称为“实验动物周”。
“世界实验动物日”的设立旨在倡导科学、人道地开展动物实验,铭记实验动物为人类健康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和牺牲,尊重和善待实验动物,维护实验动物福利和伦理,遵循3R(替代、减少和优化)原则,规范和合理地使用实验动物。
图源:稿定设计
为什么要开展动物实验?
人类开展动物实验的初衷是为了了解和认识生命现象,怀疑和挑战宗教神学对人类思想的禁锢,这种探索和认识,形成了动物学、解剖学、生理学等基础生命科学理论。当对人体和动物正常解剖与生理的认识逐步清楚后,才开始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研究。得益于动物实验,逐步形成了免疫学、微生物学、传染病学、病毒学等现代医学的理论体系。
人类与疾病的博弈中,霍乱、天花、脊髓灰质炎等传染病的暴发夺走了大量无辜的生命。科学家发现很多人类的疾病,在某些动物身上也会同样发生。在不能以人为实验对象的前提下,科学研究必须借助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进行疾病机理和诊断治疗方法的研究,在安全、有效的情况下再推用到人类。
科学研究,往往不能直接用人做实验,科学家不得不借助于实验动物去探索生命的起源,揭开遗传的奥秘,攻克癌症的堡垒,研究各种疾病与衰老的机理,监测公害污染等。在药品与生物制品、农药、食品添加剂、化妆品、化工、放射性和军工产品以及航天等的研究、试验与生产,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中,实验动物是不可缺少的材料,并作为人的“替身”承担安全评价和效果试验。
在过去的100年里,有75%左右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研究成果是通过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获得的。
图源:稿定设计
向为科学献身的小生命们致敬!
实验动物是人类的“替难者”,是生命科学研究中必备的“动物、设备、信息和试剂”四大要素之一,人们在生命科学领域的探索、科研、教学、生产等都离不开实验动物,它们被称为“活的精密仪器”或“活的试剂”。
可以说,
没有实验动物
就没有今天生物医学的发展和进步。
我们在享受实验动物在各领域带来福利的同时,应该人道地对待动物,这不仅关乎人的道德感,更能彰显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我们始终坚信善待动物就是善待人类自己。人类如何对待动物,不仅反映了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也表明了人类对生命的态度。
研究人员不断对动物实验的实验动物饲养管理、实验动物运输、实验设计、操作等动物福利伦理过程进行优化,推动实验动物福利伦理立法进程,建立动物实验的伦理评价机制,使实验动物的管理和动物实验的规范更符合道德行为的标准,同时也推动了实验动物学科的发展。
图源:稿定设计
用非动物实验替代动物实验的呼声也不容忽视,一些公司、高校和政府机构的研究人员正在开发替代现有动物实验的方法。这些现代化的方法包括使用人体细胞与组织的精密测试(也称“体外”方法)、高级计算机建模方法(通常称为“硅片模型”)、人类志愿者的研究。
“尊重生命、善待实验动物”,每一个生命个体都非常可贵,数以千万的实验动物为了人类医药事业的发展“向死而生”,担当人类“替难者”,我们必须感恩它们的奉献,回馈它们的牺牲。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谨向所有为人类科学研究做出贡献的实验动物们送上崇高的敬意与深深的悼念,向所有为生命科学献身的实验动物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