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度文物好新闻推介作品揭晓】近日,由国家文物局组织举办的2020年度文物好新闻推介结果揭晓, 62篇(组)作品脱颖而出,获评2020年度文物好新闻。自2016年以来,国家文物局连年举办文物好新闻推介活动,活动日益成为国家文物局宣传传播品牌,入选作品也逐渐成为年度文物领域大事、要事、喜事的晴雨表,反映出年度文物工作重要成就和文物新闻舆论工作突出特点。2020年度文物好新闻推介工作自2020年12月20日启动,截至2020年12月28日,共收到38家媒体73个媒体平台230余名记者申报的184篇(组)参评作品。经专家评议,62篇(组)作品获评2020年度文物好新闻推介,含特别推介作品3篇;单项推介作品56篇,其中报纸期刊类39篇、广播电视类7篇、网络类5篇、媒体融合类5篇;优秀组织保障推介3篇。推介作品来自28家媒体43个媒体平台,覆盖报、网、台、端、微等多种媒体形式,基本涵盖文物保护、考古发现、文物安全与执法督察、革命文物、博物馆、民间收藏文物、流失文物返还、世界文化遗产管理、文物对外交流合作、机构队伍建设、文物保护法修订等文物工作。推介作品作者分布较为均衡,记者单篇均只有1篇,另有4名记者除单篇外,亦有与他人合作系列报道作品1至2篇。
【印尼发现全球最古老洞穴画】近日,考古学家在印度尼西亚发现世界上最古老的已知洞穴绘画,这幅原真大小的野猪画绘制于至少45500年前。该成果于2021年1月13日发表于期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提供了该地区最早的人类定居证据。这幅绘画2017年由发表论文的团队中的博士生巴斯兰·博汉(Basran Burhan)在苏拉威西岛发现,有关洞窟位于一处陡峭石灰岩悬崖环绕的偏远山谷。图中的野猪长136厘米宽54厘米,以暗红色赭石颜料绘制,长有鬃毛和一对瘤子。猪身后有两个手印,且似乎面对着另两头猪,但后者仅部分保存下来。据论文作者之一介绍,图画所描绘的可能是这头猪正在目睹其他猪的一场争斗或互动。人类在数万年间狩猎苏拉威西野猪,它们也是当地史前艺术的重要形象。测年专家以铀同位素测年法分析画作上方的方解石沉积物,从而发现该沉积物形成于45500年前,画作本身的年代甚至可能更早。此前所知的最古老岩画也由同一团队在苏拉威西岛发现,其描绘了一组半人半兽形象狩猎动物的场景,绘制于距今至少43900年。此次的新发现也将有助于理解人类如何经由印尼诸岛迁徙至澳大利亚。研究团队认为作品由智人而非已经灭绝的丹尼索瓦人等人种创作,但完全确定这一点尚需进一步研究。此次在印尼苏拉威西岛发现的岩画Photograph: Maxime Aubert/Griffith University/AFP/Getty Images
【中国】洛阳博物馆:2021年1月4日,温岭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洛阳博物馆、随州博物馆与温岭博物馆共同承办的“盛唐瑰宝——唐三彩精品展”在温岭博物馆开展。唐三彩是唐代彩釉陶器制品的总称,因其釉色以黄、绿、白三种颜色为主而得名。唐三彩作为唐代创烧的多彩釉陶新品系,呈现出一种瑰丽多姿、流光溢彩的艺术效果,在世界陶瓷发展中独树一帜。洛阳是唐三彩的最早发现地,也被称为“唐三彩”的故乡。20世纪初清政府修建陇海铁路时,在洛阳北邙山的唐墓中发现了世人前所未见的唐三彩。展览是洛阳博物馆与随州博物馆的首次合作,共展出源自洛阳出土各类珍贵三彩文物60余件(组),通过“琳琅美器”“盛世风华”“精神家园”三个部分,意在从不同维度展现唐代丰富多彩、欣欣向荣的社会生活和昂扬进取、开放多元的盛世气象。展览持续到2021年4月11日。“盛唐瑰宝——唐三彩精品展”海报(图片来源:洛阳博物馆)
【中国】鸦片战争博物馆:由鸦片战争博物馆和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共同举办的“盛世之器——清代康雍乾时期景德镇陶瓷珍品展”将于2021年1月21日在虎门林则徐纪念馆四楼临展厅展出。景德镇作为世界瓷都,拥有2000多年的冶陶史,1000多年的官窑史,600多年的御窑史,在中国制瓷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尤其是在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景德镇官窑、民窑制瓷业达到巅峰,不仅官窑制瓷工艺在造型、釉色、装饰各方面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而且还通过“官搭民烧”制度极大地影响和促进了景德镇民窑陶瓷工艺技术的进步,大幅度地提高了民窑陶瓷的产量和质量。康雍乾三朝,景德镇站在中国制瓷业的历史高峰,国家力量的加持以及中西文化的交流和互鉴,促进了景德镇官窑、民窑的蓬勃发展,古彩、粉彩、豇豆红等众多创新品种层出不穷、精美绝伦,成为闻名遐迩、官民共享的盛世之器。本次展览,将展出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藏清代康雍乾时期景德镇陶瓷珍品60多件,展现景德镇深厚的陶瓷历史以及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观众提供一道精神文化盛宴。展览包括“皇家风采”“民窑遗珍”“海上陶瓷之路”三个单元。展览将持续至2021年3月25日。“盛世之器——清代康雍乾时期景德镇陶瓷珍品展”海报(图片来源:鸦片战争博物馆)
【中国】鸦片战争博物馆:由鸦片战争博物馆和绍兴市博物馆共同主办的“鉴湖越台名士乡——绍兴历代名人图片展”,将于2021年1月19日——2021年3月19日,在虎门林则徐纪念馆自得湖山堂画廊展出。绍兴,名人辈出。历史上的绍兴,有句践、钱镠等杰出的政治领袖,范蠡、周恩来等社稷重臣,王充、王守仁等宗师圣哲,王羲之、徐渭等艺术巨匠,章学诚、范文澜等文史大家,陆游、鲁迅等诗圣文豪,蔡元培、经亨颐等教育巨擘,姚启圣、陈仪等爱国将领,姚长子、葛云飞等民族英雄,徐锡麟、秋瑾等仁人志士……他们或从这里成长并走向世界,或在这里生活并创造业绩。他们是民族的脊梁,也是绍兴的骄傲。他们的遗迹和言行,既是厚重的文化遗产,更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懿德义行,在绍兴乃至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他们的思想和精神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海岳精液,善生俊异”,越地自古多俊杰,代不乏人世称羡。本次展览,共展出历代绍兴名人约30位,让更多观众近距离了解他们,也更深入地了解绍兴的历史文化。“鉴湖越台名士乡——绍兴历代名人图片展”海报(图片来源:鸦片战争博物馆)
【中国】瓯海博物馆:由温州市委宣传部、浙江省国侨书画院、宁波市侨商会、温州华侨总商会联合举办的“大美温州——中外名家书画展”将于2021年1月19日至2月4日在温州市瓯海区博物馆展出。温州人文繁盛,底蕴深厚,是一座文脉深广、文气充沛的历史文化名城,这里千年墨香传承,形成了独特的瓯越文化,孕育出了汪如渊、马公愚、施公敏、苏昧朔、郑曼青、刘旦宅等书画大家。此次展览汇集齐白石、赵之谦、任伯年、吴昌硕、毕加索、马蒂斯、马奈等中外名家与温州籍近当代著名艺术家共计80多位的100多幅书画精品,作品风格多样,以中西方不同视角,展现了自然之真、人文之善、艺术之美。此次展览,瓯海博物馆积极引入浙江省国侨书画院、温州衍园美术馆、温州维日康树贤艺术博物馆等多个机构共同办展,是区级博物馆馆际合作的重要突破。“大美温州——中外名家书画展”展览(图片来源:博物馆头条)
【美国】大急流城艺术博物馆(Grand Rapids Art Museum):展览“马蒂亚斯 · 约瑟夫 · 阿尔顿:不朽的遗产”(Mathias J. Alten: An Enduring Legacy)正在大急流城艺术博物馆展出。画家马蒂亚斯 · 约瑟夫 · 阿尔顿( Mathias J. Alten)是大急流城最受人尊敬和爱戴的人物之一。在20世纪早期到中期,阿尔顿的风景画、静物画和肖像画在全美国赢得声誉,这些画借鉴了传统欧洲绘画以及印象派等更现代的风格。阿尔顿年轻时从德国移民到密歇根州,1889年和家人在大急流城定居并从此一直在那里生活。此次展览旨在庆祝阿尔顿诞辰150周年,涵盖他整个职业生涯的艺术方法和兴趣,展品包括家庭肖像和自画像习作、花卉静物画、为公共空间创作的壁画大小的寓意作品以及他最为人知的自然风景画。这些作品来自当地机构和私人艺术收藏,其中包括该馆的永久收藏、大峡谷州立大学美术馆、大急流城公共图书馆的精选作品,以及难得一见的私人收藏作品。展览将持续至2021年4月24日。马蒂亚斯 · 约瑟夫 · 阿尔顿(美国德裔,1871-1938)/《条纹裙》(The Striped Skirt)/1917年/布面油画/45×55英寸 Grand Rapids Art Museum. Gift in Memory of Eleanore Alten Gilleo by her Family, 1995.1.9
【宁波博物院举办青少年探索体验活动】宁波博物院于2021年1月围绕“宁波博物院藏文物精品展”展开主题亲子活动,让参与者在动手体验中了解存放在宁波博物院库房里的玉器、砚墨、瓷器、木器和金属器。2021年是牛年,所以每一期的探索体验活动宁波博物院都会将“牛”这个元素融入其中。2021年1月23日13:30-15:00,“匠心木艺——牛转乾坤”活动将在宁波博物馆二楼儿童体验区举行,有意愿参加者可以通过宁波博物院微信公众号参与报名。
【宝龙美术馆举办“移动摄影棚,用故事换光影”活动】2021年1月23日,配合丰富的展览、公教活动与会员日,宝龙美术馆将带来“Humans in the Museum——故事换光影,移动摄影棚”活动,通过影像的方式,走进你我。自2019年起,宝龙美术馆推出Humans in the Museum公共艺术项目,以美术馆的空间为核心,在美术馆空间内以现场采访的方式,收集人们的故事集结成册。被采访、拍摄的对象不乏参展艺术家、艺术从业者、展方工作人员、美术馆工作人员、退休老人、志愿者、公教活动参与者等等,呈现出美术馆独有的艺术生态。采访的主题不仅围绕展览和艺术,也分享情感、理想、人生中感触最大的事件或某个瞬间,引发公众的共鸣与思考。本次活动特邀Hasselblad影像哈苏·上海品牌体验区走入美术馆,在美术馆空间内搭建移动摄影棚,使用哈苏最新907X 50C与X1D II 50C 中画幅相机,邀请大众成为拍摄者与被拍摄者、采访者与被采访者。当天拍摄的照片与采访内容,也将精选出部分与大众见面。活动当天,美术馆也特邀摄影师“七七”带来摄影艺术课,教观众如何通过摄影挖掘人物的故事,让影像揭示你我的内心。“Humans in the Museum——故事换光影,移动摄影棚”活动海报(图片来源:宝龙美术馆)
【2021年寒假园林小讲师双语云课堂即将开讲】2021年的寒冷冬日,北京日报客户端北京号携手中国园林博物馆共同推出“2021年寒假园林小讲师双语云课堂”。自1月23日(本周六)起,1月23、24日、30、31、2月6日和2月7日,连续三周,每个周末两天的9时,该视频课程将在北京日报客户端上更新。中国园林博物馆是国内第一座园林专题并全面展示中国和世界园林的国家级博物馆。作为公益性永久文化机构,园博馆是北京园林绿化科普教育基地、北京市科普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年均开展传统节日文化、园居传统文化、自然环境生态和园林营建科技等科普教学2千余场。此次全新升级后的园林小讲师双语云课堂将向观众科普园林文化、传统节俗等有趣的知识,观众可以通过北京日报客户端、园博馆微信公众号、中国园林博物馆微博等多方频道进入课程直播间观看课程。2021年寒假园林小讲师双语云课堂海报(图片来源:中国园林博物馆)
【中国海盐博物馆参加江苏省盐业协会淮盐文化传承创新委员会成立大会】1月16日上午,江苏省盐业协会淮盐文化传承创新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理事会在淮安召开,来自全省从事盐文化研究的地方高校科研机构、盐业生产、销售企业以及与盐文化相关的博物馆、文旅集团等单位的45位专家学者、企业家参加了大会。淮盐文化传承创新委员会是由江苏省盐业产销企业,从事盐文化研究的高校、团体,从事文化宣传和文旅推广的企事业单位,文化政策研究和行业管理机构有关代表以及盐文化、地方文化专家学者等组成的全省性、非盈利性的民间组织。委员会旨在开展盐文化学术研究,创新盐文化传承,持续宣传悠久的淮盐文化和地方文化,扩大淮盐品牌影响力,助力地方经济发展。中国海盐博物馆当选为副会长单位,盐城市文广旅局党委委员、中国海盐博物馆馆长颜世勋当选为副会长,馆开放部主任夏春晖当选为江苏省盐业协会淮盐文化讲师团智库专家。江苏省盐业协会淮盐文化传承创新委员会成立大会现场(图片来源:中国海盐博物馆)
【八达晕锦 中国丝绸博物馆藏】这是宋锦的主要品种之一,也是明清时期的大几何纹样中的典型。因“米”字结构把空间分成八个部分,线与线之间互相沟通,朝八方辐射,故而有“八路相通”的寓意。
请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总策划:孙巍、李万万、陈立群
项目管理:高振华、刘诗婷、马琳
新闻编辑:倪悦洋、胡甜甜
创意总监:蒋杰、包佩佩、杨陈思婕
编辑助理:袁明夏、裴冰惠、曹雅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