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至11月10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本届进博会以“新时代,共享未来”为主题,迎八方来客,共享新机遇、共谋新发展。
作为进博会的核心支持企业和指定保险服务商,中国太保连续六年参与服务进博会,护航进博会“越办越好”。同时,中国太保旗下太保寿险持续打造“责任、智慧、温度”的太保服务,保障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守护稳稳的幸福。
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满足参保人员多样化需求
太保寿险团政总监丁鹏表示,近年来,太保寿险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中积极发挥作用,形成“大病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经办+医保补充业务+惠民保险”的完整产品保障链条,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保障服务。截至2023年10月,太保寿险在13省、50个地市开展大病保险业务,覆盖参保人群逾1亿人,累计赔付逾3904万人次,赔付金额近292亿元。同时,中国太保寿险为各级医疗保障部门提供医保基金飞行检查等基金监管专业服务,保证了基本医保基金、大病保险基金的支付安全。
此外,太保寿险积极参与“惠民保”民生重点领域保障事业,以“一城一策”属地化定制策略,建立“太惠保”城市定制型保险整体解决方案,积极推进惠民保项目在各地市落地实施。截至2023年上半年,业务经营覆盖14省,在办惠民保项目数44个,其中主承保8个,次承保36个,累计覆盖人群超2000万。
以“沪惠保”为例,自2021年落地以来,已守护上海市民三年,大大减轻了患病居民的医疗负担,避免了市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风险,截至目前,累计赔付已超12.5亿元,累积赔付人次超39万人次,惠及数十万家庭。
发挥保险优势 助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2021年12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对推动老龄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构建和完善兜底性、普惠型、多样化的养老服务体系作出具体部署和安排。丁鹏介绍,长期以来,太保寿险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理念推动养老服务实践落地,在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养老服务供给、保险产品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亮眼的成绩。
丁鹏说,自2016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政策实施以来,太保寿险广泛参与全国各地长护试点。截至2023年10月底,中国太保寿险在办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服务项目覆盖16个省区市的41个地市,服务参保人群逾5000万,其中主承保或独家直接服务参保人群逾3800万,累计理赔逾670万人次,累计支付长护保险待遇超30亿元,为不同程度的长期失能人员的基本生活照料和相关医疗护理等提供了服务和资金保障。
在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需求,扩大养老服务供给方面,太保集团积极打造“大健康、大养老”产服生态,布局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康复医疗等领域。在居家养老方面,形成了“百岁居”一站式长者居家健康管理解决方案,并在全国59个主要城市布局。在机构养老方面,构建起高品质的“太保家园”、经济型的“南山居”、普惠型的与上海康养集团联手合作的受托或租赁型项目,其中太保家园已在全国11城落地13个项目,基本形成东西南北中的布局。在康复医疗方面,太保寿险设立康复产业基金,布局康复医疗行业。
在保险创新支付方面,太保寿险在积极推动与养老、长期护理相关的各类保险产品的开发及探索,为有需要的参保人提供各类养老护理资金保障。同时,太保寿险持续关注惠民型长期护理保险、税优健康险等形式的保险形式,探索在风险有效隔离的基础上,有效衔接多层次的养老照护服务。
践行金融为民理念 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2023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未来五年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丁鹏表示,作为一家负责任的保险公司,中国太保寿险一直在积极助力我国完善高质量普惠保险体系,发挥普惠型人身保险保障民生作用,支持保险服务多样化养老需求。
他认为,作为经营者而言,高质量的落脚点帮助政府“积极稳妥探索成本可负担、商业可持续的普惠金融发展模式”。以政保业务为例,政策性健康险特点是广覆盖,服务人群多样,整体经营原则为“保本微利”,使政府资金得到较好的政策效益,也使经营者有一个维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预期,更有积极性,把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较好地统一起来。
在实际经营中,政策性健康险真正实现保本微利需要保险公司具备项目全成本的管理理念,落实保本微利经营策略;具备专业的项目管理团队,落实好全流程经办服务;具备强大的风险预防能力,形成有效的风险管理闭环,降低超赔风险;具备完善的集约化管理能力,投产效能提升。
中国太保始终坚持金融向善、民生为本,将“国之大者”贯穿于方方面面,发挥风险保障、资金融通、社会管理等作用,创新普惠金融产品,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同时,以实际行动助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