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至19日,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在广东省深圳市举办,本届论坛主题以“共享未来:构建开放包容的经济与金融体系”,旨在为全球政府人士、经济学者、金融领袖搭建一个高端对话平台,汇聚全球智慧,共谋合作新篇。该论坛先后召开13场主题讨论会议和2场闭门会议,与会嘉宾共同围绕全球货币体系、国际贸易与投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发展等热点主题,展开深入的思想碰撞与观点交锋,为全球经济金融的发展探寻新路径、注入新智慧。
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过勇、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焦捷分别发表开幕致辞。波兰前总理马雷克·贝尔卡、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尔·斯宾塞发表主旨演讲。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张晓燕担任开幕式主持人。
过勇在开幕致辞中表示,中国正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为世界经济提供“稳定锚”,通过建设金融强国彰显“中国力量”。清华大学始终服务国家战略,在深圳创新沃土上深化产学研融合,聚焦金融科技等前沿领域,并依托全球合作网络破解全球性发展难题。五道口金融学院作为中国金融理论创新的策源地,构建融通中外的金融知识体系,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目标锻造“金融重器”。
焦捷指出,中国正逐步从全球治理的规则追随者,转变为制度改革者,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推进实现高质量发展。他强调,五道口金融学院作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金融教育平台,搭建全球对话桥梁,构建金融教育全球伙伴体系。
马雷克·贝尔卡在主旨演讲中指出,从欧洲视角看,一方面,欧洲需要直面挑战,利用好关税同盟的内部优势;另一方面,欧洲应允许市场进行多样化调整。对中国而言,中国已成为全球科技的重要制造者和出口者,新形势下,欧洲公司希望可以更多地进入中国市场。
迈克尔·斯宾塞通过视频连线形式发表主旨演讲。他指出,全球贸易体系方面,贸易战是互相伤害,必须纠正,未来最有可能的情形是建立多边体系,欧洲、中国及其他主要新兴经济体支持建立相对合理、可行的多边体系。技术方面,DeepSeek等一些大模型在中国出现,未来人工智能的包容性、普惠性越来越强。
据悉,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已成功举办十届,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金融学术论坛之一。百余名国内外政、商、学界精英,数万名参会嘉宾共议金融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在金融学界、业界及传媒界引起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