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物种”AI哈密野外科考暨第二期“新物种”AI大媒介未来研修营经历十天科考征途,近日在哈密圆满落下帷幕。本次活动由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哈密市政府和新华网指导,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元宇宙科技传播专委会、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哈密市科协、百度AI、嘉德文库、伊顿纪德、胶囊动力等多家机构共同发起举办,与中国科技新闻学会“新物种”科学素养与想象力开发者大赛等系列活动一起,为选拔自全国各院校的营员搭建了一个跨学科学习与研修的平台,播撒下科学探索与想象力绽放的种子,也为哈密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注入更多科学发现与科幻创造的元素。
“新物种”AI哈密野外科考在北京举行开营仪式
研修营在哈密雅丹地貌等多处开展野外科考
本次“新物种”研修营以新疆哈密翼龙化石遗址与大海道雅丹地貌科学考察为轴,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巴西科学院通讯院士汪筱林作为领衔导师,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领队组织并进行全程跨学科课程设计,16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导师与营员一起穿越戈壁无人区,攀登高海拔冰川,顺利完成了史前生物灭绝与环境气候变化关系考察、地外天体样本采集、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火星可存活植物共生环境勘察等多项任务,并在混龄、跨校、跨专业的营员中成功进行了在天山脚下发射四级重型水火箭的实验、开展鸟类观察及野生动物保护相关调查、古人类遗址实地研学、海拔3500米以上生物环境勘探,并对多处尚未被披露的重要资源保护区域进行初步标注、参与化石挖掘与保护等相关工作。
汪筱林教授讲解火星地貌的形成
图为汪筱林教授讲解白垩纪时期的脚印化石
图为该脚印化石将运往哈密翼龙博物馆的现场
据了解,哈密拥有丰富多样的古生物与地质稀缺资源,具备野外科学考察与科幻创作的独特条件。此次“新物种”重点考察了壮美的雅丹地貌从开始到消亡的生命演变过程,研析距今一亿多年前白垩纪时期化石生物生存繁衍的状态、湖泊风暴的事件等古气候和古环境变迁的历史。思考从风景优美的生命乐园,到荒凉险恶的戈壁沙漠的原因。并对哈密东天山同时分布大量史前鳞木、侏罗纪森林等进行实地调研。
哈密雅丹地貌
科学老师王印带领营员在天山制作水火箭并成功发射
研修营还拜访了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习通源教授的考古团队,实地调研天山北麓的巴里坤红山口、石人子沟、兰州湾子等大月氏考古遗址和下马崖古城等文化遗产。
在这片自然与人文完美交融的天地间,导师与营员们每天在“戈壁食堂”时间进行热烈讨论。从星球演变到物种起源与文明变迁之谜的无数种可能。各种假设被推翻又被设立。翼龙伊甸园、侏罗纪森林、白垩纪代际线、哈密雅丹地貌、喀尔里克冰川等的独特生态,在复合多重逆境的火星模拟条件下仍能存活的齿肋赤藓等都为科幻创作提供了巨大想象空间。
喀尔里克冰川独特生态
科考最后一天是16小时的AI共创阶段。大赛和研修营要求以“未来之问”连接当下。营员组成的多个团队表现突出。除线下团队外,全程通过连线跟进旅途的线上学生团队也远程参与。导师点评犀利、评审严格。
经激烈角逐,金奖荣誉由《异步ooo小组》摘得,他们以独特的视角和创新的解决方案,赢得了评委与观众的一致好评。银奖则由《Storm》与《火星往事》两队获得,他们以深入的科学探索与引人入胜的科幻构想,展现了卓越想象力。铜奖由《翼龙伊甸园》《天香实验室》及《云游》三部作品获得,这些AI共生作品展现了科技与艺术融合的无限可能。这也是国内首个将AIGC 与科考、科幻结合的平台级赛事活动。
研修营成员表示,参与此次活动深刻体会到跨学科交互的力量,不仅丰富知识,更体会了“艺术与科学都是人类思维的一面镜子,探寻着宇宙真相”的意义。
汪筱林对此次活动给予高度评价,他表示,“没有围墙的实验室”不仅提升了学员的科学素养,更激发了他们对科学、对自然的主动热爱,这种主动学习的方式有助于培养好奇心与创造力,也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导、现代逻辑与科技哲学研究所所长刘晓力感慨此次野外科考是一次无比奇妙的旅程,在寻找的途中跋山涉水、充满惊险和喜悦。可以不夸张地讲,处处充满不确定性的这场野外科考研修,人神互动、人机互动、新物种间生命互动的大实验获得圆满成功。这是一次“科学、哲学与艺术共舞”,“事与愿违与心想事成齐飞”的极不平凡的创作之旅。它更长远的意义是,这是一场教育范式转换的开端,是封闭式青少年课外教育向“无墙实验室”的创造性教育的转换,对未来的科学普及是天地人神回归大地的教育理念的更新。
超媒介艺术家、北京微物主义创始人鲁大荒表示,此行最大的收获是验证对于未来学校的想象。自然学校、跨年龄甚至跨代际、跨学科以及AI的使用,我们的确都做到了。
苇草智酷创始合伙人、著名数字策展人岳路平认为,在这样的野外现场,我们可以去思考3亿年前的地球生命,也可以用后视镜等理论思考人类未来前途,这是非常重要的实验性场景。
蓝星球科幻电影周首席运营官王真峥认为,野外科考的“新物种”或许是自主性学习的第一步。“没有围墙的实验室”最重要的意义是接触到真实的世界,可以发现“真问题”。走进自然,走进社会,孩子的“感受力”才能最大程度被激发。有了感受,包括好奇、不满、感恩、恐惧等等,他们才会有“问题意识”,
科学老师王印以多级水火箭发射成为本次科考的一大亮点,他提出参加研修营对导师也是一种学习。学习是无止境的,师生共同学习才是未来应有的教学生态.
本来自然保护中心主任、爱加自然教育创始人高向宇认为历史学是未来学,回答这样的问题需要提供“新物种”这样的机会。
研修营导师、资深动漫策划人、动画导演侯涛则表示,这是一次重新认识“生命”的过程。以前看雅丹,觉得这只是一种独特的地貌。现在看雅丹,感觉这就是一个“地球能量棒”,里面是高能的“地球地质演化史”和“地球生物演化史”。一个小小的山包里,蕴含着数亿年的历史,也让我更直观地认识到了人类的渺小。
新物种导师侯涛此次哈密野外科考收集的“地球能量棒”
从左到右依次为:1.戈壁玛瑙富集区的碎石 2.干涸沉积湖中心区的土块 3.火星长城区含铁的红色岩石碎块 4.沙漠绿洲附近藏着生命种子的砂土 5.天山脚下西伯利亚红松的松针碎屑 6.大月氏遗址找到的齿肋赤癣 7.喀尔里克冰川附近的红色小植物 8.死掉的齿肋赤癣 9.鳞木化石附近的荨麻植物
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院长杨溟表示:科学传播的核心是对科学探索精神的理解,对既有知识答案的质疑,也是对反科学的警惕与审视。此次“新物种”AI哈密野外科考行动,不仅是一次学术与艺术的跨界尝试,更是一次科学传播方式的创新。“新物种”的科考不只是指科学考察,它还包括科幻的体验和精神世界、物理世界及虚拟世界的贯通,是对世界与自我感知与认知的一次探索。
研修营科考同时始终强调“未来之问”,关注人类为自身命运改善而生成的每一类产业,落地的当下与发展的趋势。自首届与嘉德文库共同发起“未来之书”创意征集以来,“未来之梦”“未来之车”和“未来之路”等也受到敦煌研究院、一汽红旗造型设计院、老人头鞋业等的关注。伊顿纪德品牌创始人、《优教育》主编陈忠认为,教育的核心是对人的唤醒和激发。跨学科的野外科考是课堂变革和教学生态的一种大胆创新,在文化传递和文明传承中反思历史、思考未来尤为重要。在当下的精神困境和心理危机弥漫中,自然教育在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中也将成为重要环节。
据悉,“新物种”首个野外科考与科学传播研修基地在新疆哈密建立,将为更多青年学子提供实践与创新机会。展望未来,“新物种”AI大媒介未来研修营将继续秉持“想象力、科学素养与社会责任”的理念,不断探索跨学科教育的新路径,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创新思维和社会责任感的未来人才贡献力量。(文|曹素妨 孙可新)
第三期“新物种”AI大媒介未来研修营报名已正式开启。鉴于名额非常有限,选拔周期较长,为公平公正为每一位报名者提供机会,“新物种”本期起设立候选营员库,欢迎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青年学子参与,也欢迎导师推荐优秀学生。共同参与这场科学探索与创意融合的梦想旅程!
报名链接:https://jsj.top/f/MaVXgI
附:第二期“新物种”AI大媒介未来研修营获奖名单:
金奖
异步生命
杜道通(中央美术学院 实验艺术)
谢嘉懿(中国美术学院 数字媒体艺术)
欧阳秋月(中央美术学院 艺术治疗)
鲁思凯(计算机科学独立学习者)
银奖
风暴storm
林子锋(上海戏剧学院 戏剧影视学)
辛佰齐(北京服装学院 数字媒体艺术)
张艳伟(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广播电视学)
欧阳秋月(中央美术学院 艺术治疗)
王铭(华侨大学 产品设计)
鲁思凯(计算机科学独立学习者)
火星往事
侯涛(动漫策展人 动画导演)
徐畅(新疆艺术学校 艺术设计-动画)
庄钰星(中国传媒大学 计算广告双学位)
刘亦帆(中央美术学院 艺术与设计管理)
叶奇豪(独立营员)
铜奖
云游
汪海洋(北京服装学院数字媒体艺术)
马浩睿(厦门理工学院产品设计)
周渝珈(北京服装学院数字媒体艺术)
管晓璐(北京服装学院数字媒体艺术)
李伯彦(厦门理工学院产品设计)
马添奕(北京服装学院数字媒体艺术)
天香实验室
葛嘉仪(北京服装学院绘画)
翼龙伊甸园
张嘉豪(辽宁师范大学广播电视编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