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造好“零件”,现场“拼装”房子,在四川内江,越来越多的工程推广使用装配式建筑。8月11日,内江烈士纪念馆建设现场,施工正有条不紊地进行,施工现场不见成堆垃圾与漫天扬尘,也没有刺耳的机械轰鸣。
据了解,该纪念馆采用装配式建筑方式,建造过程像是在“搭积木”——在工厂加工制作好钢柱、钢梁、楼承板、楼梯等建筑用构件和配件,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再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将构件、配件安装到一起。
内江烈士纪念馆施工现场。(受访者供图)
“计划一个半月全面完成主体工程建设,面向社会开馆,与传统的建筑方式相比,工期节约一半以上。”据内江烈士纪念馆项目承建方——四川绿建杭萧钢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绿建杭萧”)相关负责人介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具有施工周期短、节能环保、抗震性能高等特点,是建筑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省范围推广应用装配式建造方式。装配率达到50%以上的建筑,占新建建筑的40%;桥梁、铁路、道路、综合管廊、隧道、市政工程等建设中,除需现浇外全部采用预制装配式。近年来,内江市出台《内江市积极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方案》等政策,不断释放建筑业发展活力,绿色建筑与绿色建材热火朝天、全面推广。
内江高新区科创产业园项目采用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受访者供图)
“内江以装配式建筑为重要抓手,通过提前谋划明确发展目标,积极研究出台支持政策,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着力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和装配式建筑高质量发展。”内江市住建局四级调研员、科技消防科科长吴志刚介绍道。
走进位于内江高新区白马园区的内江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产业园,厂房内机械工作声此起彼伏,钢材经过多道工序后变成“积木”构件,被运送到施工现场组装成各类建筑。据了解,该产业园项目由四川绿建杭萧投资6亿元打造,占地面积约300亩,一号厂房占地51700平方米,拥有钢制品生产线九条,主要生产通用钢结构建筑材料和钢管束装配式建筑材料。以项目为支撑,内江正加紧促进建筑业的转型升级,为经济增长带来新的动力。
内江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产业园的厂房。(受访者供图)
据悉,内江高新区结合产业规划和自身建设发展需要,鼓励和支持市场主体与具有成熟和先进的装配式建筑技术的科研机构或大型企业集团合作。并通过落实优惠政策,在建设用地、规划、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给予充分支持。未来,内江高新区还将推进全链条链协同发展,引导创新资源向产业链上下游集聚。
吴志刚表示,内江市将培育壮大本土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推动支持绿色建筑、健康建筑、环保建筑的快速发展,力争打造一批功能完善、绿色宜居、健康安全的高品质建筑项目,以绿色“筑”就城市建筑“最美底色”。(吴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