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月6日电(杨萌 实习生 于翔宇)进入冬季,冰雪运动、冰雪旅游、冰雪消费持续走热,各地积极打造多元场景,提升服务质量,冰雪经济充满活力。近日,江海证券表示,冰雪经济具有产业链条延展性广、引流效果显著及社会贡献度高等特点,发展冰雪经济可以创造文化旅游的新场景,激发服务消费的新需求,提供就业的新机会,带来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2024年12月21日,第二十六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正式开园,园区整体面积100万平方米,总用雪量30万立方米,创下历史之最。据统计,开园仅两天,园区接待游客量就已突破10万人次,展现了冰雪文旅的强大吸引力。
2024—2025赛季,我国将举办28项国际冰雪赛事,包括8项冰上赛事和20项雪上赛事。
冰雪文旅的火热,仅仅是冰雪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其中需求的推动是根本因素。
江海证券援引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称,2023-2024冰雪季,全国冰雪旅游市场规模超过4亿人次、5500亿元,双创历史新高。除了冰雪文旅之外,近年来冰雪运动场地建设和冰雪装备器材行业也迎来快速发展。国家体育总局官网显示,2015年我国冰雪运动场地数量为700多个,2023年底增长至2847个。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冰雪装备相关的企业数量从2015年的约300家增长到2023年的900家左右,销售收入也从2015年不到50亿元增长到了2023年220亿元左右。这些都表明,与冰雪相关产品和服务正在成为老百姓消费的新需求。
江海证券认为,冰雪经济的发展除了需求推动之外,政策的扶持也不可或缺。
“十四五”以来,我国已将冰雪运动与冰雪旅游的发展全面融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之中。
此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7年,冰雪运动场地设施更加完善,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冰雪运动更加广泛开展,我国冰雪竞技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1.2万亿元。到2030年,冰雪经济主要产业链条实现高水平协调融合发展,在扩大就业、促进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更加凸显,冰雪消费成为扩大内需重要增长点,建成一批冰雪运动和冰雪旅游高质量目的地,“冰雪丝路”、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冰雪体育示范区发展迈上新台阶,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1.5万亿元。
在地方层面,北京、黑龙江、吉林及新疆等地区均出台了专项扶持政策,利用自身丰富的冰雪资源和市场品牌影响力,推动冰雪经济的全面发展。
江海证券表示,在政策与需求双轮推动之下,冰雪经济有望迎来更好发展,而地方利用好冰雪资源的“冷优势”,将转化出一系列蓬勃发展的“热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