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的颈部可是经受了不少“考验”。每当你低头刷手机、抬头追剧,或是转头和同事闲聊时,有没有想过是谁在背后默默支持着这些动作?没错,那就是我们的枕下肌群!
说起枕下肌群,可能大家对它有些陌生。但这位“隐形守护者”在我们颈部的稳定和灵活活动中,可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就藏在我们的颅骨底部后方,与颈椎紧密相连,为我们的头部提供稳稳的支撑,同时让颈部能够自由活动。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这位守护者,我们的头部活动可能会变得笨拙不堪。而它,就像是一位低调而勤奋的“打工人”,每天都在默默地承受着生活带来的各种压力和挑战,只为了确保我们的头部在活动时能够稳稳当当、协调自如。
结构与功能
枕下肌群位于第一二颈椎与枕骨之间,包括四对肌肉,头后小直肌、头后大直肌,头上斜肌,头下斜肌。
这个区域有一个超级厉害的特点:每克肌肉中竟然含有36束肌梭!相比之下,我们强大的臀大肌每克肌肉里只有0.7束肌梭。肌梭就像是我们肌肉里的“警报器”,当我们过度拉伸肌肉时,它会提醒身体收紧肌肉,防止“橡皮筋”被拉断,也就是保护我们的肌肉不受伤害。
更神奇的是,每当我们转动眼球或头部时,枕下肌群都会感知到张力的变化,并迅速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大脑。大脑接收到这些信息后,会立刻反射性地指挥我们的背部和颈部肌肉做出反应。可以说,枕下肌群就像是我们身体的“交通指挥中心”,连接着眼球、大脑和脊背部肌肉的信号传递。
除了支撑我们的颈部,枕下肌群还参与了许多关键的生理活动,比如眼球运动、呼吸和吞咽等。当我们保持良好的姿势时,这些肌肉会协同工作,确保我们的头部和颈部能够灵活、准确地做出各种动作。
然而,由于枕下肌群藏在深处,我们很容易忽视它。长时间的不良姿势、颈部压力过大或受伤都可能让它们“受伤”。一旦这些肌肉出现问题,我们可能会感到颈部紧绷绷的、头痛、眼睛疲劳,甚至视力模糊等症状。
所以呀,了解和保护我们的枕下肌群真的是非常重要!想要拥有健康的颈部和舒适的生活,就从现在开始关爱这个小小的“交通指挥中心”吧!
常见枕骨下肌群症状
说到枕下肌群,它们可能是我们身体里最容易“紧张”的肌肉了。当它们长时间紧绷绷的时候,就会给我们带来一系列的困扰:
头痛、头晕:感觉头像被紧箍咒箍住了一样,或者后脑勺疼得要命。有时候这种疼痛还会一路蔓延到眼睛和前额。更糟糕的是,枕下肌群的紧张还可能压迫到椎动脉,让我们感到头晕目眩,甚至恶心想吐。
失眠、视疲劳:你知道吗?枕下肌群的紧张还可能影响到我们的睡眠!因为它们会压迫到硬脑膜,导致颅内压变化,从而影响睡眠质量。而且,枕下肌群还是眼球运动的“指挥官”,它们的紧张也可能是假性近视的元凶哦!
那些整天盯着电脑屏幕的上班族,或者长时间低头玩手机的“低头族”,你们的枕下肌群可能已经在默默受苦了。这种长时间的紧张不仅会让它们劳损,还可能引发慢性无菌性炎症,导致肌肉痉挛、硬化和粘连。结果就是,我们的头部会疼得要命!
想要打破这种僵局吗?那就试试放松你的枕下肌群吧!它们是全身唯一连接在脊髓被膜上的肌肉群,所以它们的柔软度可是关系到我们全身的柔软性哦!
还有一个小秘密要告诉你:我们头部的运动其实是和视觉紧密相连的。当你长时间盯着一个方向,或者眼球来回转动时,也会让枕下肌群感到紧张。所以,想要让它们放松,就要注意用眼习惯哦!
拯救你的枕下肌群
药物治疗:如果枕下肌群问题让你疼得受不了,药物治疗可以迅速帮你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就像给你的颈部送上一杯清凉的冰饮,让它暂时舒缓下来。
物理治疗:电疗、热疗、冷疗……这些听起来像是科幻电影里的治疗手段,其实都是帮助我们肌肉恢复、炎症消退的“神器”。它们就像是维修工,帮助修复你颈部的“机器”。
手法治疗:按摩、针灸、整脊,这些传统的手法治疗方式能够调整颈椎的排列,让你的颈部重新找回舒适的感觉。想象一下,专业的治疗师用熟练的手法帮你调整颈部,是不是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呢?
康复阶段:当然,治疗之后我们还需要进行康复训练。颈部伸展运动、颈部肌肉锻炼……这些训练方式能够增强枕下肌群的力量和稳定性,让你的颈部更加强壮,更好地应对日常生活的挑战!
自我放松与拉伸
自我手法松解:在后脑勺、后枕部两侧入发际一寸的凹陷中,即中医的风池穴处,用拇指由轻到重按压风池穴,20~30次。按压这个点并且不要憋气,维持呼吸。
自我拉伸:腰背挺直,双手放在头顶,然后下巴微收,在手的辅助下低头,手向鼻尖的方向使劲,感觉到枕下肌群有较强的拉伸感,保持15秒,拉伸两次。在这个基础上,头还可以左右旋转,变换角度拉伸到不同角度的肌肉。
如何预防枕下肌群劳损?
1.注意劳逸结合,每工作一段时间要起来放松一下心情,活动一下颈椎,进行远眺,也可以做眼保健操,做眼球的“米”字运动,回旋运动,或者眼睛盯住一个地方做头部的米字操。
2.调整看屏幕的高度,最佳的位置是可以平视屏幕。
3. 学会正确的用枕姿势,枕头是用来枕颈的,而不是用来枕头的。合适的枕头高度应该是仰卧时枕头最高点应在颈后正中间,使枕、颈部同时贴枕头。侧卧时使枕头的支点位于颈部侧方的中央,头部要略低一点。睡觉时要仰卧、侧卧交替。并且枕头的材质要软硬适中,避免躺过硬的枕头。
4. 及时做好颈部保暖工作,尤其是颈椎不太好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