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茶香飘世界·同品一佳茗”5·21国际茶日“茶之道”产业会暨《寻找中国好茶》成果发布活动在京举行。
在本次活动上举办的《国际会客厅》圆桌论坛,以“茶·人在草木间,和合共生”为主题,以茶文化为纽带,汇聚中外文化、科技、艺术领域代表,围绕中华茶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国际传播展开深度对话。新华网副总裁刘加文主持圆桌对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直属协会会长玛赫耶塔·班切夫、法国茶叶协会会长杰里米·塔门、阿拉伯国家联盟驻华代表处主任艾哈迈德·穆斯塔法、中华茶文化大使董晓欣、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何家英、巴基斯坦驻华使馆科技参赞汗·穆罕默德·瓦齐尔等嘉宾出席,共探文明互鉴新路径。
刘加文在开场致辞中表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产茶国,近年来在绿色种植、低碳加工等领域持续创新,为全球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茶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符号,其字形“人在草木间”深刻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他认为,中国茶文化启示我们,要从自然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才能真正茁壮成长,这正是本次圆桌对话所要探讨的主题。
新华网副总裁刘加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直属协会会长玛赫耶塔(Marietta Bantchev)表示,中国茶文化底蕴深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连续四年举办“国际茶日”活动,全球反响热烈。她特别提到中国茶在欧洲市场的潜力:“茶代表健康与福祉,我们需向中国学习千年茶道智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直属协会会长玛赫耶塔
法国茶叶协会会长杰里米·塔门(Jeremy Tamen)聚焦科技与自然的平衡。他认为,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茶产业注入新动能,但“技术应服务于人文”。他表示,科技发展须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文化传统为前提,“标准化不应抹杀茶的独特基因与地域特色”。
法国茶叶协会会长杰里米·塔门
阿拉伯国家联盟驻华代表处主任艾哈迈德·穆斯塔法(Ahmed Mustafa)分享了阿拉伯茶饮文化。他谈到,阿拉伯人虽喜爱中国茶,但缺乏传播茶文化的专门场所,“期待中国茶企在阿拉伯地区建设更多的茶文化空间,让更多人体验中国茶道仪式之美”。
阿拉伯国家联盟驻华代表处主任艾哈迈德·穆斯塔法
巴基斯坦驻华使馆科技参赞汗·穆罕默德(Khan Muhammad)表示,茶在巴基斯坦是“联结心灵的纽带”,年轻一代正通过茶摊创业,将饮茶与社区发展结合,“茶桌亦是化解分歧、增进友谊的平台”。
巴基斯坦驻华使馆科技参赞汗·穆罕默德
中国美协原副主席、中国工笔画协会副会长何家英从美学角度阐释茶文化。他以《红楼梦》妙玉奉茶为例,指出中国茶道追求“自然朴素之美”,“饮茶不仅是感官享受,更是修心之境”。他建议通过绘画、影视等视觉艺术,将茶文化转化为“世界听得懂的故事”。
中国美协原副主席何家英
中华茶文化大使董晓欣介绍了中国茶国际化路径。她表示,“火之为用,给人类带来光明,茶之为饮,给人类带来文明”。她透露,将在法国巴黎设立“欧洲茶美学与茶科技发展中心”,打造集茶艺培训、学术研究、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国际平台,首批将培训200名“中法茶文化使者”。
中华茶文化大使董晓欣
茶文化承载着“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是促进文明互鉴的重要载体。与会嘉宾一致呼吁加强跨国合作,推动茶文化创新表达,让中国茶香浸润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