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大学与佛山市码途钥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码途钥匙)于近日正式签署实践教学基地合作协议,双方此次合作旨在深化产教融合,聚焦Python全栈开发与人工智能(AI)技术领域,共同探索和培养适应数字经济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双方在签约仪式上同时启动了“教育—产业—公益”三角循环生态共建计划。南华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万亚平、党委书记黄坤荣、码途钥匙首席执行官张璐等出席签约仪式。
图为签约仪式现场
签约仪式上,万亚平介绍了学院的发展情况。他提到,学院自1983年成立以来,始终以学科建设为核心,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实力雄厚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其中教授2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达到75%。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了“理论教学、实践创新、产教协同”的特色体系,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毕业生就业率长期保持较高水平,为信息技术行业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
万亚平在发言中指出实践教学对于培养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性。他表示:“码途钥匙提供的课程体系,不仅涵盖了Python基础、Web前端、框架应用等行业核心技术,还融入了人工智能算法、数据科学等前沿知识,并结合了企业级真实项目案例。这与我们学院推行的‘企业课程进课堂’的教学理念相符,有助于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提升。”他认为,通过与码途钥匙的合作,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实践平台,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紧密对接。
张璐对南华大学的支持表达了感谢,并分享了对此次合作的期待。他表示:“在当前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与南华大学这样优秀的高等学府合作,是码途钥匙人才战略布局的关键环节。我们期望借助高校深厚的学术积淀,为我们的课程研发和技术创新提供支持,同时也希望通过实习基地这一平台,发掘和培养更多符合产业需求的优秀人才。”
此次合作对于双方均具有重要意义。对南华大学而言,,引入企业资源和真实项目案例,有助于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和国家发展战略。对于码途钥匙而言,合作有助于公司将前沿的行业技术和实践经验融入教学过程,同时也为企业建立了一个稳定的人才发现和储备渠道,能够提前选拔和培养与企业文化、技术需求相匹配的专业人才,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南华大学与码途钥匙的合作亦是对国家深化产教融合政策的积极响应,为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提供了实践案例。双方共建的“教育—产业—公益”三角循环生态计划,旨在通过课程共建、师资互聘、项目合作、人才共育等方式,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衔接。此次合作有望为数字技术领域的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借鉴,推动教育、产业与公益事业的协同发展。